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燃燒(Combustion)是一個快速放熱過程,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相互做氧化還原的化學反應時,化學能快速釋放為熱能和輻射能的過程。由於化學能屬位能,而熱能和輻射能屬動能,宏觀而言燃燒是位能轉換為動能的過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7月31日) |
傳熱的速度會造成燃燒定義的灰色地帶——鐵鏽因為有氧化作用可視作氧化不可視為燃燒;而僅傳熱而完全不氧化的電燈泡(電燈泡內無氧)則不是燃燒。[1]
發光發熱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屬於廣義上的燃燒。
燃燒需要三種要素並存才能發生,分別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氣、以及溫度要達到燃點。燃燒三要素並稱為火三角。助燃物是燃燒反應中的氧化劑,氧氣是燃燒反應中最常見的助燃物,但其他化合物也可能是助燃物,例如鎂帶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此時二氧化碳即為助燃物。
在一個完整的燃燒反應中,一物質和氧化劑(如氧氣、氟氣)反應,其生成物為燃料的各元素氧化反應後的產物。例如:
然而在真實情況下不可能達到完整的燃燒反應。當燃燒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會產生多種主要和次要產物;例如燃燒碳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和煤煙。此外,在大氣中發生燃燒反應時,因為大氣中含有78%的氮氣的緣故,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氮氧化物和氮化物。
燃燒過程所轉化的能量有兩大傳遞方式:
緩燃(Deflagration)以傳熱方式、低於音速地燃燒,日常絕大部份火災皆屬緩燃,可以有但不必全有光(即火焰)、熱、煙。低於音速的爆炸亦屬緩燃。與另一大能量傳遞方式都有俗稱爆燃而彼此混淆。而悶燒(Smouldering)特指冒煙但沒光(即沒火焰)的火。
爆轟(Detonation)以衝擊波方式、超音速燃燒。超音速的爆炸亦屬爆轟。與另一大能量傳遞方式都有俗稱爆燃而彼此混淆。
緩燃向爆轟轉捩(DDT,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
完全燃燒是指燃料和充量的助燃物完全進行燃燒反應。當碳氫化合物在氧氣中燃燒時,一般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化學元素在燃燒時多半會生成氧化物﹐例如碳會變成二氧化碳﹐硫會變成二氧化硫﹐鐵會變成氧化鐵。若助燃物是氧氣時,氮一般是視為不會燃燒,但若助燃物是空氣時,會形成少量的氮氧化物(NO
x)。
燃燒後的產物不一定是氧化數最高的氧化數,而且形成的氧化數和溫度有關。例如將硫在空氣中燃燒,不容易形成三氧化硫。在溫度超過2,800 °F(1,540 °C)時,會開始產生NO
x,更高溫時的NO
x更多。NO
x的量也會隨氧過量的比例而變[2]。
近代的連鎖反應理論將燃燒解釋為游離基的鏈式反應,在反應過程中發光、放熱。這個理論將燃燒的鏈式反應分為三個階段:「鏈引發」、「鏈傳遞」、「鏈終止」。
鏈引發階段即產生游離基並形成反應鏈的階段。產生游離基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點燃、光照、輻射、催化、加熱。少數物質間會自發化合引發燃燒,如氟氣和氫氣在冷暗處就能劇烈燃燒引發爆炸。
鏈傳遞階段,游離基反應的同時又產生更多的游離基,使燃燒持續甚至擴大。
鏈終止階段,游離基失去能量或者所有物質反應盡,沒有新游離基產生而使反應鏈斷裂,反應結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