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艾利(英語:Tropical Storm Aere,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Bebeng,國際編號:11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32011)為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三個生成的熱帶氣旋,亦為第一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艾利 Tropical Storm Aere(英文) | |||||||||||||
---|---|---|---|---|---|---|---|---|---|---|---|---|---|
| |||||||||||||
|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2011年5月5日 | ||||||||||||
轉化日期 | 2011年5月12日 | ||||||||||||
消散日期 | 2011年5月15日 | ||||||||||||
最低氣壓 | 992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110 km/h | ||||||||||||
影響 | |||||||||||||
死傷人數 | 48死[1] |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 臺灣 日本 | ||||||||||||
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發展歷程
5月5日日本氣象廳升格一個低壓區為熱帶低氣壓,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TCFA。
5月6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並編號為03W,其後菲律賓當地的氣象部門命名此風暴為Bebeng。同日,日本氣象廳開始發出Gale Warning;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5月7日下午3時獲日本氣象廳命名為艾利並升格為熱帶風暴[3][4][5][6][7],同日下午4時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此外,5月7日其路徑比各氣象部門預期偏西,風暴亦同時正在增強。
5月8日早上,此風暴已達到風速每小時85公里,並且正在接近沿岸,但同時風暴移動速度緩慢。接近中午時份,此風暴登陸菲律賓東北部,極快出海。下午行有效重整,強度稍微減弱後回穩。同日中央氣象局表示,艾利可能自台灣東部掠過,但需等待其通過呂宋島才能進行更進一步的判斷。
5月9日5時30分中央氣象局發佈海上颱風警報。
5月10日由於中央氣象局預測颱風未來路徑將偏向東方,影響台灣機率小,中央氣象局於17時30分解除颱風警報。同日,艾利開始移動時速加快。
影響
菲律賓的氣象部門對當地一些地區發出1級和2級的颱風警報,並提防風暴的來臨。此風暴造成當地有24人死亡[1]。
由於此風暴對菲律賓做成嚴重傷亡,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5月16日宣佈將Bebeng從名單中除名[8]。
- 當地發出最高颱風警告:海上颱風警報
輕度颱風艾利為日本降下一定的雨量。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