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鴉翼龍屬(屬名:Gwawinapterus)是中生代輻鰭魚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西部海道。最初被認為屬於翼龍目的帆翼龍科,2012年研究顯示牠們是不屬於翼龍類,而是屬於乞丐魚目蜥齒魚科的輻鰭魚類。[1]
在2005年5月,業餘古生物學家Sharon Hubbard發現一個表面有骨頭、牙齒外露的石塊,發現地點在加拿大卑詩省鴻比島的一處海岸。當地溫哥華島古生物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Graham Beard,也參與這個挖掘活動,並將這個化石帶到博物館保存、儲藏。亞伯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力·柯爾(Philip J. Currie)與維多利亞·阿爾布爾(Victoria M. Arbour)聽到消息後,前來研究這個化石,他們初步鑑定後的結果,發現這個化石是個翼龍類。
在2011年,菲力·柯爾、阿爾布爾將這個化石正式敘述、命名,模式種是皮氏烏鴉翼龍(G. beardi)。屬名意為「Gwawina的翼」,在當地原住民誇誇嘉夸族的語言裡,「Gwawina」意為烏鴉,因為這個化石的頭顱骨類似當地原住民的烏鴉面具;種名則是以參與挖掘、保存化石的Graham Beard為名[2]。
這個石塊被分成兩個部分,以方便儲藏、研究,被分別編號為VIPM 1513a、VIPM 1513b,都被選定為正模標本。化石可能來自於諾森比亞組(Northumberland Formation)的海相沉積層,地質年代約7000萬年前,相當於坎潘階晚期[2]。
這個方解石石塊長約20公分,保存了該個體的口鼻部。在發現當時,被認為是在加拿大發現的第一個翼龍類頭顱骨化石。石塊表面可見口鼻部、牙齒等部分。部分齒冠被侵蝕而消失,但仍可發現斷裂的齒根、預被替換的牙齒、齒槽等部分[2]。
烏鴉翼龍目前只有一個化石,只有頭顱骨的前半段。口鼻部的前端尖,上下距離高,高度約9.5公分。口鼻部上端與頭顱骨洞孔之間,距離6.5公分;頭顱骨洞孔與上頜下緣之間,距離則約2.1公分。前上頜骨與上頜骨之間癒合,因此上頜可能沒有縫隙。根據被保存成化石的部分,上頜每邊有至少26顆牙齒,其中有11或12顆牙齒是位於頭顱骨洞孔的正下方。上頜的最前段沒有被保存下來,因此無法得知上頜前端的牙齒狀態。牙齒之間緊密地排列。牙齒的齒冠小而平坦、略成三角形,高度約4公厘,寬度約2.75公厘。牙齒邊緣較鈍,沒有鋸齒狀邊緣。牙齒的形狀筆直,前後緣沒有彎曲。牙齒只有單一齒根,齒根長而狹窄,長度約10到12公厘。整體而言,牙齒的長度約14公厘[2]。
菲力·柯爾等人根據比較解剖學,將烏鴉翼龍歸類於帆翼龍科。他們參考中國帆翼龍的頭顱骨,提出烏鴉翼龍的翼展估計值約3公尺[2]。菲力·柯爾等人並提出,烏鴉翼龍是已知生存時期最晚的帆翼龍科,比其他帆翼龍科還晚4000萬年;另外,烏鴉翼龍也是白堊紀晚期的唯一有牙齒的翼龍類。他們認為,這代表白堊紀翼龍類的多樣性並不是過去理論所認為的低多樣性[2]。
在2012年的一個帆翼龍科頭顱骨研究,則質疑這個加拿大標本是否是翼龍類。英國古生物學家麥克·維頓(Mark Witton)研究這個頭顱骨的牙齒替換率,發現烏鴉翼龍的牙齒替換模式相當特殊,舊牙齒下方是預備替換的新牙齒,而其他翼龍類並沒有這種現像。這顯示烏鴉翼龍可能是不屬於翼龍類的其他脊椎動物,而帆翼龍科的生存時代仍僅限於白堊紀早期[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