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水雲》是一首古琴曲,無射均(緊五弦)定弦,南宋琴家郭沔(字楚望)望九嶷山瀟水湘水的雲霧所蔽,引發憂國之情所制。

背景

此曲的譜本最早見於明朝朱權編寫的《神奇秘譜》,其題解說:「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後來的一些琴譜如《風宣玄品》、《西麓堂琴統》等都將其標為描述山水風光的曲子。[1][2]

但這一説法未必準確。因爲當時正逢兵入侵南宋郭楚望移居湘中寧遠九嶷山下,於瀟湘之上泛舟而游,瀟水澆山,遠遠眺望,觀賞雲水奔騰。但此時山被雲水遮蔽,不見天日,正如當時的時勢,因此他心中悲痛,如九嶷雲縈,遂譜《瀟湘水雲》,以曲抒鬱。明朝陶宗儀曾在其《輟耕錄》中收錄元初黃萊的一首詩作,以描述郭楚望的憤恨。[1]

段落

此曲版本很多,《神奇秘譜》原載共十段,各段標題為:

  1. 洞庭煙雨
  2. 江漢舒晴
  3. 天光雲影
  4. 水接天隅
  5. 浪捲雲飛
  6. 風起水涌
  7. 水天一碧
  8. 寒江月冷
  9. 萬里澄波
  10. 影涵萬象

清朝以後逐漸發展成十三段、十八段不等。

分析

樂曲以泛音演奏的引子開始,展示核心曲調,利用泛音營造煙雨朦朧的氛圍。入拍後,前半曲以按音演奏,主題曲調委婉舒展;過渡段以低音弦上大幅度的「往來」模擬了波濤翻滾的形象(《五知齋琴譜》上注有「水雲聲」的提示),向後半曲奔騰激越的情緒發展。後半曲以獨特的蟹行指法、極高音區的按音(最高至二徽六分)、大音程的按音散音之間的跳躍以及按音泛音相間等手法將全曲推向了高潮。之後速度減慢,不完整的再現主題曲調,結束在泛音尾聲段上。[1]

演奏版本

此曲流傳廣泛,各流派都有人擅長演奏,形成不同風格,現今流傳最廣的兩個版本是:

此曲在現代也被改編為古琴和管弦樂隊協奏曲。

另有吳文光姚丙炎依《神奇秘譜》打譜並演奏的版本。[3][4][5][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