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濁流三部曲》是臺灣客家籍作家鍾肇政大河小說,創作時間為1961至1963年,為自傳體小說。首部曲《濁流》講述來自大科崁五寮的青年陸志龍擔任國小助教的故事;第二部《江山萬里》描繪陸志龍進入軍中當「學徒兵」;第三部《流雲》則是敘寫陸志龍戰後回到家鄉的生活景況。鍾肇政以「濁流三部曲」奠定其「大河小說家」的地位,以細膩描繪時代鉅變下的風景。[1]陳芳明認為:「鍾肇政的藝術成就,全然展現在大河小說的渲染;通過家族歷史的著墨,而暈開了整個臺灣人命運的輪廓。鍾肇政在台灣文學史裡受到肯定,無疑是因為他完成了兩部鉅構,亦即《濁流三部曲》與《台灣人三部曲》。」[2]

內容

《濁流三部曲》為自傳體小說,分為第一部《濁流》、第二部《江山萬里》和第三部《流雲》。

《濁流》以主角陸志龍的生活為核心,敘述二戰結束前後臺灣社會的變局,除了描寫臺灣青年在隨時可能被徵召的時代,如何面對殖民政策與教育制度的雙重壓力,亦多所著墨於兩性之間的曖昧情感。

《江山萬里》描寫太平洋戰爭末期到日本無條件投降期間,陸志龍在青年師範學校就學的生活,以及接受徵召當學徒兵的過程。呈現在戰爭摧殘、物資缺乏的情況下,臺灣人對於戰爭即將結束所抱持的新希望。

《流雲》以戰後初期脫離殖民統治不久的臺灣為時空舞台,藉由陸志龍返回故鄉後所要面對的新生活,訴說臺灣人如何消除心中根深柢固的日本軍國主義,如何重新適應中國的文化、生活及語言。[1]

評論

陳昌明評論《濁流三部曲》是臺灣大河小說的源頭,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3]陳昌明在新版推薦序中說:「如果檢視鍾肇政1943至1946年間的經歷,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陸志龍就是鍾肇政」,小說以作者化身的人物,注視大時代的變局,將內心對情慾、人性、民族、國家認同的掙扎在作品中呈現。作家葉石濤則評論:「作品自傳性濃厚,因而缺少客觀性、歷史性和世界性,『作家把自己的影子投進小說主角身上』,限制了他活動的範疇,顯露弱點」。[4]

本作品的另一特點是殖民地經驗的呈現。以主角反映了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知識份子矛盾的認同觀。陳芳明認為:「《濁流三部曲》的成功,就在於精確掌握了一個卑微的知識份子如何困惑於日本人的認同,又如何在歷史流轉中追索自己的新認同。那種認同的幻滅與再生,正是戰中戰後知識份子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種凌遲。」[2]

創作背景

小說有個人經驗的投射,表現上又有著作當時,政府當局文藝政策涉入的影響。鍾肇政曾自剖,所寫是自身祖國情懷,創作當下亦有現實考量。鍾肇政於《臺灣文學十講》所述:「剛好國民黨統治下,一些反日抗日內涵,是比較受到鼓勵的。也不是迎合國民政府的需要,所以才寫那些反日抗日的東西,是因為只有那樣的題材可以讓我來好好發揮。」[4]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