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游龍屬名Colymbosaurus)是淺隱龍科蛇頸龍的一個屬,分布於晚侏羅世(卡洛維階提通階)的英國挪威斯瓦爾巴[1]現已鑑別出兩個種,分別為巨頸潛游龍(C. megadeirus)和斯瓦爾巴潛游龍(C. svalbardensis),兩者均為體型較小的蛇頸龍類,長達5公尺(16英尺)、重達700公斤(1,500英磅)。[2]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潛游龍屬
化石時期:卡洛維階提通階
~165–145 Ma
Thumb
潛游龍骶椎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科: 淺隱龍科 Cryptoclididae
亞科: 淺隱龍亞科 Cryptoclidinae
屬: 潛游龍屬 Colymbosaurus
Seeley, 1874
模式種
巨頸潛游龍
Colymbosaurus megadeirus

Seeley, 1874
  • 巨頸潛游龍 C. megadeirus
    (Seeley, 1869)
  • 斯瓦爾巴潛游龍 C. svalbardensis
    (Persson, 2012)
Close

分類

Thumb
潛游龍兩個物種的體型比較
Thumb
巨頸潛游龍復原圖英語life restoration

首批潛游龍殘骸最初被描述為蛇頸龍新種轉子蛇頸龍(Plesiosaurus trochantericus[3]該物種的正模標本NHMUK 31787是一根來自英國牛津郡沙特歐瓦英語Shotover啟莫里階啟莫里黏土組英語Kimmeridge Clay Formation肱骨。然而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卻誤將其認作股骨,該鑑定在1871年一篇關於牛津郡地質的論文中得到糾正。[4]

與此同時還從啟莫里黏土組描述了其它蛇頸龍亞目。巨頸蛇頸龍(Plesiosaurus megadeirus)是在一篇記載劍橋大學塞格維克地球科學博物館英語Sedgwick Museum of Earth Sciences所收藏中生代四足動物標本的文獻中為兩個部分顱後標本所建立。[5]波特蘭上龍(Pliosaurus portlandicus)是為多塞特郡發現的部分後肢所建立。[6]同時,約翰·赫克英語John Hulke(John Whitaker Hulke)還為來自啟莫里階多塞特郡的一個不完整顱後骨骼(NHMUK 40106)建立了曼氏蛇頸龍(Plesiosaurus manselii)。[7]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則開始將巨頸蛇頸龍視為不同屬,並為該物種創建屬名潛游龍(Colymbosaurus)。[8]後來他又將波特蘭上龍與曼氏蛇頸龍歸入潛游龍,並根據上足解剖特徵認為兩者是與巨頸潛游龍不同的物種。[9]

一項對英國晚侏羅世所有蛇頸龍亞目名義物種的檢查結果是潛游龍僅含轉子潛游龍(C. trochantericus)一個種,巨頸潛游龍、波特蘭潛游龍及曼氏潛游龍均為轉子潛游龍的異名。[10]由於未發現顱骨殘骸,從與啟莫里龍歸入材料的比較來看,潛游龍可能是啟莫里龍的首異名[11]

等到挪威的「斯瓦爾巴三鎖龍」("Tricleidus" svalbardensis)被鑑定為潛游龍的一個有效種——斯瓦爾巴潛游龍(C. svalbardensis),該屬的分布範圍擴展到了英國以外。[12]此次重新歸類加上在斯瓦爾巴群島發現新蛇頸龍亞目,促使對啟莫里黏土組的淺隱龍科進行了新修訂。轉子蛇頸龍被宣布為疑名,可以歸入潛游龍但不確定屬於哪個物種,啟莫里龍與曼氏蛇頸龍則被視為不同動物。由於此次修訂,巨頸潛游龍被重新指定為本屬的模式種。[7]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