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音乐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密爾頓:一部美國音樂劇》(英語:Hamilton: An American Musical)是一部關於美國開國元勳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通唱音樂劇,由林-曼努爾·米蘭達編劇、作曲及填詞[1]。這齣劇受到2004年朗·車諾所寫的傳記《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所啟發,評價與票房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5月4日) |
本劇2015年2月於外百老匯的公共劇院首演時售罄。在2015年8月登上百老匯的理察·羅傑斯劇院。劇作在百老匯收穫熱烈好評以及空前的票房紀錄,獲得葛萊美獎最佳音樂劇專輯及普利策戲劇獎。外百老匯的演出贏得2015年戲劇桌獎(或譯:紐約戲劇獎)十四項提名,得到傑出音樂劇等七項獎項。百老匯的演出獲得破紀錄的十六項東尼獎提名,得到最佳音樂劇等十一項大獎。
當米蘭達從正在上演的的熱門音樂劇《身在高地》抽身度假時,他在機場購買了由朗·車諾所撰寫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傳記。在讀完前面的幾個章節後,米蘭達已經開始設想如何將漢密爾頓的故事搬上音樂劇舞台,並尋找已經被搬上音樂劇舞台的版本。而他唯一能找到的就只有一齣於1917年完成的漢密爾頓故事劇本,此版本由喬治·亞利斯飾演漢密爾頓一角。
因此,米蘭達開始了名為《漢密爾頓先行版》的項目作品。在2009年5月12日,米蘭達本被邀請至白宮表演《身在高地》,然而,他卻以《漢密爾頓先行版》的一首歌取代了原本的節目——他以比較粗糙的形式演出了《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也就是後來音樂劇漢密爾頓的開場歌舞。在那之後他又花了一年的時間致力於同樣出自本劇的歌曲——《My Shot》。
米蘭達在一場工作坊的製作上演出了這齣劇,並且在2013年7月27日,於瓦薩學院的閱讀節上正式命名為《漢密爾頓先行版》。該工作坊的作品由湯瑪斯·凱爾執導,艾力克斯·拉克馬擔任音樂指導。這場演出由第一幕整場與第二幕的前三首歌所組成,並且由拉克馬全程以鋼琴伴奏。
在原卡司裡,只有三個人演出了外百老匯的版本:米蘭達、德飛·迪格斯和克里斯多夫·傑克森。而大多數的外百老匯演員沿用至百老匯,只有喬治王三世一角由喬納森·格羅夫取代了原演員布萊恩·達西·詹姆斯。
本劇贏得了許多評論家的熱烈好評。《綜藝》雜誌的瑪麗蓮·斯塔西奧(Marilyn Stasio)在關於外百老匯作品的評論中寫道:「(本劇的)音樂令人興奮,但歌詞更是個大驚喜。(本劇)為每一個角色量身打造了各自唱白的質感與音色。由傑克遜飾演的一位莊嚴人物——喬治·華盛頓,演唱時用的是優美的散文······但在結尾,米蘭達對於一個男人故事的激情敘述,則變成了對於一個國家的集體敘述,一個由移民所建立、偶爾需要提醒他們來自何方的國家」[2]。 《經濟學人》的一篇評論總結了對漢密爾頓的評價,稱其為「近乎普遍的好評」[3]。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開玩笑說,「對《漢密爾頓》的欣賞是唯一一件我和迪克·切尼都同意的事」[4]。
《漢密爾頓》在華語界也產生了熱烈反響。《上海書評》刊有思想史學者李漢松的劇評,該文分析了《漢密爾頓》的藝術創舉,也在褒獎之餘指出其諸多意識形態潛臺詞,如自由主義的優績主義敘述、對漢密爾頓和拉法耶特『移民』身份的杜撰、僅聘有色人種為演員可能間接導致的『種族失明』、對漢密爾頓個人權利慾、代岳父家買賣奴隸和對婚姻不忠的洗白、以及原著和音樂劇爲了神話漢密爾頓而大量背離史實之處,提出應以批判視角欣賞此劇。[5]
2020年2月3日,華特迪士尼影業宣佈以7500萬美元買下該音樂劇的現場錄像電影版本發行權,並宣佈將於2021年10月15日在電影院上映[6][7]。2020年5月12日,該劇作者米蘭達表示,由於2019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百老匯暫停所有演出,電影將提檔至2020年7月4日獨立日當天,但改爲直接上線Disney+[8][9][10]。電影將採用於2016年在理查德·羅傑斯劇院演出時的錄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