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簡稱計算機系)成立於1958年[1]。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中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計算機系,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乃至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計算機系在由國務院學位辦公室主持的全國計算機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在國內首批獲得按一級學科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資格[2];2002年在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開展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計算機系在總共4個分項指標中,3項(學術隊伍、人才培養、學術聲譽)在全國排名第一[3]。2006年、2012年在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開展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以總分滿分100分的成績排名第一,2017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獲得A+。2022年,在全球影響力較大的多個高校計算機學科評估排名中,清華大學計算機學科均位居前列,英國QS排名列全球第15位,英國泰晤士報排名列全球第12位,美國US News排名繼續列全球第1位,上海交大排名繼續列全球第1位[4]。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
---|---|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 |
類型 | 系 |
地址 | 中國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
建立日期 | 1958年 |
隸屬 | 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黨委書記 | 賈珈2020年12月 |
系主任 | 尹霞2020年12月 |
網站 | http://www.cs.tsinghua.edu.cn |
機構設置
計算機系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三個一級學科。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屬全國首批國家重點一級學科,該一級學科包含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二級學科,這三個二級學科均為全國重點二級學科,是全國少數擁有全部重點二級學科單位之一。
計算機系包含了國內計算機專業最全的學科方向,設有高性能計算機與處理器、並行與分布式處理、存儲系統、大數據與雲計算、計算機網絡、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系統性能評價、理論計算機科學、數據工程及知識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與VLSI設計自動化、軟件理論與系統、生物計算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機器人、人機交互與普適計算、計算機圖形學與可視化技術、CAD技術、計算機視覺、媒體信息處理等研究方向。
計算機系現設有高性能計算、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軟件、人機交互與媒體集成4個研究所;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計算機基礎與實驗教學部等科研教學機構。 計算機系還設有國家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包括:計算機原理實驗室、微型計算機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操作系統實驗室、計算機軟件實驗室、計算機控制系統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計算機接口實驗室、學生科技創新實驗室等。此外,計算機系還與騰訊、搜狗、微軟、華為等國內外著名公司建立了面向教學或研究的聯合實驗室[5]。
計算機系在學校「引進與培養並舉」的方針指引下,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師資隊伍水平穩步提高,形成了一支從事計算機研究與教學的高水平隊伍。 計算機系現有在職事編教職工121人,其中教師105人,含正高49人,副高47 人,中級9人。現有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6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7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青年長江4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
2010年,以圖靈獎獲得者John Hopcroft教授任主席的國際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級 (world-class) 的計算機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標誌着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已躋身世界一流學科行列[6]。
-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高性能計算研究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計算機軟件研究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人機交互與媒體集成研究所
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計算機專業實際上是於1955年在清華大學設置的無線電系。為了培養第一批本科畢業生,清華還特意抽調了電機系和機械系兩個系的學生轉入計算機專業,幵同時啟動了三個年級的課程,至1958年第一批學生畢業。而中國自己培養的最早的計算機專業人材是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從三年級學生中抽出一個班的學生來清華轉向培養的,他們畢業的時間是1957年。
當時,清華大學正積極投身於核工業及核武器的研製,為此設立了不少配套專業,其中就包括電機系的「自動學進動學」專業,以及無線電工程系的「數學計算裝置及儀器」專業,從系名來看,他們已經與計算機有着很大的相關程度。這兩個系的成立為後來組建計算機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958年6月,清華大學成立自動控制系,包括計算機和自動控制兩個專業,由鍾士模教授擔任系主任。而負責籌建計算機專業的,正是系第一任黨委書記凌瑞驥老師,自動控制系也正是現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前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從戰火中走出,開始籌備發展基礎工業,而清華大學的理工科建設也處於改革的關鍵階段,基礎非常薄弱,一切新知識、新技術,都要靠自己去學習和摸索。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計算機系的老師們完全自主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台電子管「911 計算機」,取得了重大成果。這種面對困難敢於迎頭直上的拼搏鑽研的精神,被師生們當做寶貴的財富而一直傳承下來。可以說,正是當時自動控制系培養出的優秀的教師隊伍,創造出的科研條件,為後來計算機系飛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裡的自動控制系與現在的自動化系並不是一回事。真正的自動化系在1970年5月才建立,而且建系刜期還因為師資不足,只好向計算機專業「借」走幾位老師以解燃眉之急。可以說,正是由於前面自動控制系的飛速發展,才帶動了後來自動化系的成立。
經過了文革的動盪,清華於1970年恢復招生,而自動控制系也和其他幾個系一起合併成為「電子工程系」,學制為三年,直到1999年才改為四年制。在文革期間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受到了嚴重影響,科研狀況更是幾乎處於停滯。在1965年時清華的計算機技術水平還與日本不相上下,但幾年後卻已經遠遠落後於國外先進水平。
面對不利的形勢,老師們開始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內容和方法,從1970年起,在短短的七年中竟開設了六十餘門新課。教師的熱情極大激發了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很快就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專業人才。這個時期也是計算機系加速發展的時期,有自動控制、計算機、計算數學、無線電技術等四個專業。
許多小專業的名稱逐漸開始向「現代化」發展。比如,「計算數學」更名為「程序系統」,「計算機軟件」也成為電子工程系的一個新專業。
隨着微電子研究所的成立和無線電電子學系的回歸,1979年5月,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正式更名為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系,算是還了計算機系的本色。
雖然名稱和建構已經和今天的計算機系相似了,但當時的科研條件卻是現在的學生難以想象的。那時還沒有8位的CPU,學生們要自己用D觸發器、與非門搭電路板,還要手工焊接,往往一個CPU要占用半張桌子那麼大的地方。到了改革開放後,學生終於有機會上機調試程序了。那時的程序使用紙帶機實現,從啟動、設定初始狀態到傳送指令、清零,都是用開關來執行,於是就有了當時最著名的「手撥十三條」的出現,而這也是最早的BIOS,是名副其實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1979年,系裡從美國MIT引進了七台小型計算機PDP-11,這是當時最先配有軟件和操作系統、可編輯的計算機,也配備了鍵盤,不過還只是中規模CPU,只有16位字長和64K存儲器。中國第一個微機實驗室也在這個時期建立。到了84、85年,開始配備PC機,比如蘋果機、IBM8080,摩托羅拉6800等,價格基本上都在四、五萬塊錢左右。在當時這些機器可是大家爭搶的寶貝,一個實驗室只能放一兩台。當然,隨着硬件環境的變化,課程也在進行相應的更新,從最早的脈衝數字電路、匯編,到之後的人工智能、數據結構,計算機系一直走在技術發展的前沿浪尖上。[7]
1984年底,清華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系正式更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並沿用至今。
現狀
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期間,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師生在國際上發表高水平SCI論文共1637篇,在全球排名第11位。
計算機系近年獲得國家級科研獎勵:
- 2004年度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 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 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
- 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
計算機系擁有「國家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稱號。
系領導
職務 | 姓名 |
系主任 | 尹霞 |
副系主任 | 武永衛 |
副系主任 | 李國良 |
副系主任 | 徐恪 |
副系主任 | 唐傑 |
系黨委書記 | 賈珈 |
系黨委副書記 | 劉知遠 |
職務 | 姓名 | 任職時間 |
系主任 | 鍾士模 | 1958-1971 |
系主任 | 唐澤聖 | 1978.05-1986.10 |
系主任 | 周遠清 | 1986.10-1988.03 |
系主任 | 王爾乾 | 1988.04-1991.07 |
系主任 | 王鼎興 | 1991.07-1996.07 |
系主任 | 周立柱 | 1996.07-2003.11 |
系主任 | 林 闖 | 2003.11-2007.04 |
系主任 | 孫茂松 | 2007.04-2010.11 |
系主任 | 吳建平 | 2010.11-2020.12 |
系黨總支書記 | 凌瑞驥 | 1958.07-1966.06 |
系黨委書記 | 唐美剛 | 1970-1974.09,1978.05-1988.08 |
系黨委書記 | 夏鎮英 | 1974.10-1975.07 |
系黨委書記 | 榮泳霖 | 1975.08-1976.10 |
系黨委書記 | 羅建北 | 1988.09-1994.02 |
系黨委書記 | 張再興 | 1994.02-1995.10 |
系黨委書記 | 黃漢文 | 1995.10-1997.10 |
系黨委書記 | 張鳳昌 | 1997.10-1999.11 |
系黨委書記 | 林學誾 | 1999.11-2003.11 |
系黨委書記 | 楊士強 | 2003.11-2010.11 |
系黨委書記 | 孫茂松 | 2010.12-2018.01 |
系黨委書記 | 劉奕群 | 2018.01-2022.06 |
課程安排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除了學習校定必修課外,還要學習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信號處理原理、系統分析與控制、數字邏輯、人工智能導論、微計算機技術、操作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專業英語閱讀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目前,本系設有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研究生專業,以上各專業均可授予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另外本系還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