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因里希·哈勒(德語:Heinrich Harrer,1912年7月6日—2006年1月7日)是一名奧地利登山運動員、運動員、地理學家、作家。[1]他於1938年與其他三人首次從瑞士艾格峰陡峭崎嶇的北壁登頂。在印度喜馬拉雅山探險期間,哈勒和他的團隊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被英國軍隊逮捕,他逃到了西藏,在那裡一直待到1951年,從未參加過任何戰鬥。 他寫了《西藏七年》(1952 年)和《白蜘蛛》(1959 年)等書[2]。
海因里希·哈勒 Heinrich Harrer | |
---|---|
出生 | 奧匈帝國許滕貝格 | 1912年7月6日
逝世 | 2006年1月7日 奧地利弗里沙赫 | (93歲)
國籍 | 奧地利 納粹德國 |
母校 | 卡爾·弗朗岑斯大學 |
職業 | 登山運動員、運動員、地理學家、作家 |
知名於 | 《白蜘蛛》與《西藏七年》 |
政黨 | 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 |
網站 | www.harrerportfolio.com |
1996年,奧地利廣播集團編輯兼電影製作人傑拉爾德·雷納(記者)(Gerald Lehner)在美國檔案中發現了哈勒的納粹黨員卡,他於1933年10月加入了沖鋒隊(SA)。1938年3月德奧合併後,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他於4月1日加入了黨衞隊(SS)。他擁有 Oberscharführer(中士)軍銜,並於5月1日成為納粹黨成員。 在攀登艾格峰北壁後,四名登山者受到阿道夫·希特勒的接見並合影。哈勒後來說,他只穿過一次黨衛軍制服,是在與著名探險家和學者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的女兒夏洛特·韋格納結婚的那天。 1952 年返回歐洲後,哈勒被洗清了所有戰前罪行,這一點後來得到了西蒙·維森塔爾 (Simon Wiesenthal) 的支持。 哈勒在他的回憶錄《西藏七年之後》(Beyond Seven Years in Tibet)中稱,他參與納粹黨是他年輕時犯下的一個錯誤,當時他還沒有學會獨立思考[3]。
1939年,哈勒加入了彼得·奧夫施奈特 (Peter Aufschnaiter) 帶領的四人探險隊,前往南迦帕爾巴特峰的迪亞米爾岩壁,目的是尋找一條更容易到達頂峰的路線。 在得出結論認為該山面可行後,四名登山者於八月底在英屬印度卡拉奇等待貨輪將他們帶回家。 哈勒、路德維希和漢斯·洛本霍夫的船姍姍來遲,他們試圖到達波斯(伊朗),但在卡拉奇西北幾百公里處,他們被英國士兵當作敵國外國人逮捕,並被護送回奧夫施奈特曾停留的卡拉奇。 兩天后,宣戰,1939 年 9 月 3 日,所有人都被關在鐵絲網後面,準備轉移到孟買附近艾哈邁德訥格爾的拘留營。 他們考慮逃到葡屬果阿,但當進一步轉移到台拉登與其他 1000 名敵方外國人一起被拘留數年時,他們發現西藏更有希望,最終目標是日本在緬甸或中國的前線。
奧夫施奈特和哈勒多次逃脫並再次被捕,最後才最終成功。 1944 年4 月29 日,哈勒和其他六人,包括羅爾夫·馬格納(Rolf Magener) 和海因斯·馮·哈夫(Heins von Have)(偽裝成英國軍官)、奧夫施奈特(Aufschnaiter)、薩爾斯堡人布魯諾·特雷佩爾(Bruno Treipel)(又名特雷普爾)以及柏林人漢斯·科普(Hans Kopp) 和薩特勒(Sattler)(偽裝成印度本土工人),步行出了拘留營地。 馬格納和馮·哈夫乘火車前往加爾各答,並從那裡找到了前往緬甸的日本佔領軍的路[4][5]。
1980年代初,他再次訪問西藏,並撰寫了《西藏七年》的續集,題為《重返西藏:中國佔領後的西藏》。
他後來在 2007年寫了英文自傳《西藏七年之後》。他製作了大約 40 部紀錄片,並在奧地利許滕貝格創立了專門展示西藏的海因里希·哈勒博物館(Heinrich Harrer Museum)。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