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明湖中學為山東省濟南市一所中學,位於天橋區北園大街中段。[1]
該校始創於1957年,原校名為濟南第二十一中學,後多次更名。1929年創辦的山東省立濟南簡易鄉村師範學校也被認為是其前身。[2]
濟南鄉師歷史
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即濟南鄉師創辦於1929年8月,10月正式開學,校址在濟南北郊的白鶴莊(今濟南明湖中學校址)。正誼中學校長鞠思敏(1872─1944)為首任校長。學生來自農村,家庭困難,易於接受革命思想。1929年11月,山東省委秘書於清書,就派人同學生黨員於一川聯繫,成立中共濟南鄉師支部,受山東省委領導。1933年7月,中共山東省委和全省黨組織遭到重大破壞,和中央聯繫中斷,濟南鄉師黨支部挑起了恢復山東黨組織、重建山東省委與中央聯繫的重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濟南鄉師黨支部發展了20多名黨員,並聯繫、恢復和建立了省立濟南鄉師黨支部、新城兵工廠黨支部、省立濟南高中黨支部、省立濟南第一師範黨支部、省立濟南第一中學黨支部、惠商職業學校黨支部、育英中學黨支部、正誼中學黨支部、華北中學黨支部等9個黨支部,還發展了一部分分散零星的黨員,恢復了100餘人的黨員關係。[3]1934年1月,學校改稱為山東省立鄉村建設專科學校附設鄉村師範學校,習慣簡稱為「濟南鄉師」。在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期,1934年濟南鄉師黨支部書記趙健民決定重建濟南市委,趙建民任書記。1935年5月遷至濟南東郊黃台桑園(今山東省工會幹部管理學校南鄰)。1936年4月中共北方中央局派黎玉來山東主持工作,1936年5月在濟南四里山重建山東省委,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繫近三年的山東黨組織終於與上級黨組織恢復了聯繫。新省委組建後,趙建民任省委組織部部長。[4] 七七事變後,學校奉令南遷,中途停辦。辦學的8年間,濟南鄉師培養學生700多人,其中學生黨員161人。建國後省(部、軍)級幹部30多名、地(市、廳、師、司)級幹部60餘名。其中有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中紀委委員、開國將軍、開國大校等。
為教育後人,濟南市委決定在濟南明湖中學(原鄉師校址)建立中共濟南鄉師黨史陳列室。「中共濟南鄉師黨史陳列室」在原鄉師校址,也就是明湖中學校園的東北角落成。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由「濟南鄉師概況」、「摧不垮的戰鬥堡壘」、「白色恐怖下的一顆紅星」、「白區裡的一所紅色黨校」四部分組成。配有歷史照片、油畫、圖表80餘幅。1995年5月,「中共濟南鄉師黨史陳列室」被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命名為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9月,被中共濟南市委組織部命名為濟南市黨員教育基地。2013年,在天橋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40餘萬元,對濟南鄉師館進行了徹底修繕並重新對校內師生和社會各界開放。2015年12月被山東省黨史研究室命名為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2016年7月被濟南市黨史研究室命名為濟南市黨史教育基地。[5]
著名校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