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史前時期從約50萬年前第一批直立人到達今日的波蘭算起[1],到10世紀第一個波蘭國家建立為止。

末次冰期結束後,史前波蘭經歷了石器青銅鐵器時代三個社會發展階段。波蘭最著名的史前考古遺址是位於庫亞維-波美拉尼亞省比斯庫平英語Biskupin的盧薩蒂亞文化遺址。隨着南歐西歐地區古代文明的出現和發展,它們的文化成果傳入波蘭,一定程度上影響和促進了波蘭文化的發展。

古典時代的波蘭,民族成分複雜,主要有凱爾特人斯基泰人日耳曼人薩爾馬提亞人波羅的人斯拉夫人等。[2]同時,羅馬帝國的勢力也觸及了這一地區,促進了波蘭文化的發展。[3]中世紀早期,西斯拉夫人部落開始統治這一地區,後來,萊基特人部落逐漸形成,並從8世紀開始建立了一系列小型國家。

史學研究

與其他史前史領域一樣,由於缺乏書面資料,歷史學界對波蘭史前時期的了解較為有限,因此,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依賴於考古學。直到公元966年,波蘭公爵梅什科一世皈依基督教,受過教育的外國神職人員來到波蘭,文字才隨之傳入。換言之,史前時期的波蘭基本沒有本土的文字記載。[4]

石器時代

波蘭石器時代可以細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三個時期。

舊石器時代從約公元前50萬年起,至約公元前8000年為止,可分為四個時期:舊石器時代初期(約公元前50萬年至約公元前35萬年)、舊石器時代中期(約公元前35萬年至約公元前4萬年)、舊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40000年至約公元前10000年)、舊石器時代末期(約公元前10000年至約公元前8000年)。[5]

中石器時代從約公元8000年起,至約公元前5500年為止。新石器時代從約公元5500年起,至約公元前2300年為止。其中,銅石並用時代(約公元前2900年至約公元前2300年)也被劃入新石器時代。[5]

波蘭的石器時代持續了大約50萬年,期間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相繼出現。早期的人類群體只會使用原始工具,而到了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的人類已經使用複雜的石器工具,並建立了堅固的定居點,發展出了煉銅術,並出現了農業和階層社會。

和中歐其他地方一樣,波蘭舊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特點都是不同的、隨時代演進而進步的石器製造技術。由於冰川活動頻繁,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是間歇性的。中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則是氣候變暖和生態多樣性的增加。

新石器時代,波蘭出現了第一批定居農業社區,其創建者大約從公元前5500年從多瑙河地區遷移而來。後來,當地的後中石器時代人口也開始了農業生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6]

青銅和鐵器時代

波蘭青銅時代可以細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時期(約公元前2300年至約公元前1600年)、第二時期(約公元前1600年至約公元前1350年)、第三時期(約公元前1350年至約公元前1100年)、第四時期(約公元前1100年至約公元前900年)、第五時期(約公元前900年至約公元前700年)。早期鐵器時代則可細分為哈爾施塔特C階段(約公元前700年至約公元前600年)、哈爾施塔特D階段(約公元前600年至約公元前450年)兩個階段。[5]

Thumb
復原的比斯庫平遺址

波蘭青銅和鐵器時代的文明成果主要通過考古發現而為人所知。波蘭的早期青銅時代大約開始於公元前2400年至前2300年,[7],而鐵器時代則開始於公元前750年至前700年[8]。公元元年前後,主要的鐵器時代文化已基本不復存在。由於沒有書面記錄,當時生活在中歐和東歐的群體的種族和語言歸屬只能通過推測,歷史學界對他們的身份有很大的分歧。在波蘭,橫跨青銅和鐵器時代的盧薩蒂亞文化英語Lusatian culture是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比斯庫平英語Biskupin遺址是最具代表性的早期鐵器時代盧薩蒂亞文化遺存。[9]

青銅器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從潘諾尼亞平原傳入波蘭。在隨後的早期青銅器時代,波蘭西部的昂傑蒂茨文化英語Unetice culture和東部的米爾扎諾維采文化英語Mierzanowice culture占據了主導地位。隨後,它們各自被古墳文化英語Tumulus culture特日齊涅茨文化英語Trzciniec culture取代。

此外,骨灰瓮文化在青銅時期的波蘭也有一定分布,其以火葬為主要特徵。在波蘭,盧薩蒂亞文化持續了近一千年,直到早期鐵器時代。公元前6世紀開始,斯基泰人接連入侵,促成了盧薩蒂亞文化的衰亡。哈爾施塔特D階段是波美拉尼亞文化英語Pomeranian culture擴張的時期,而西波羅的海地區的墳塚文化則主導了波蘭的馬祖里亞-瓦爾米亞地區。[10][11]

古典時代

拉坦諾文化在古典時代前期的波蘭曾占有主導地位,可分為拉坦諾A階段(約公元前450年至約公元前400年)、拉坦諾B階段(約公元前400年至約公元前250年)、拉坦諾C階段(約公元前250年至約公元前150年)、拉坦諾D階段(約公元前150年至約公元元年)四個階段。從約公元前200年到約公元元年的時期也可以被認為是前羅馬時期的最後階段。隨後,隨着羅馬帝國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波蘭也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進入羅馬影響時期。其中,前期約為公元元年至公元150年,後期約為公元150年至公元375年。公元375年至公元500年則是民族大遷徙時期。[5]

這一時期,波蘭境內居住的人群包括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波羅的人等。此外,波蘭的一些地區也開始有斯拉夫人居住。[12][13][14]其他難以識別的群體很可能也存在,因為考古文化所屬族群的種族構成通常很難識別。考古發現證實,他們雖然發展出了相對先進的物質文化和社會組織,但仍然沒有發展出書寫系統。頻繁的大規模遷徙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之一。[15]

凱爾特人從公元前4世紀初開始在今天的波蘭建立定居點,主要集中在波蘭南部。憑藉相對發達的經濟和手工業,他們發揮了與他們人口數不相稱的持久的文化影響力。[16]

日耳曼人在今天的波蘭生活了幾個世紀,在此期間,他們的許多部落也向南和向東遷移。隨着羅馬帝國的擴張,他們也受到了羅馬文化的影響。一些由羅馬作家撰寫的關於今天的波蘭的著作存留至今; 它們結合考古記錄,為波蘭古典時代的研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資料。隨着羅馬帝國的衰落,游牧民族從東方入侵,對日耳曼文化和社會造成了嚴重衝擊,使得日耳曼族群離開東歐中歐,前往更安全、更富裕的南歐和西歐。[17]根據塔西陀托勒密的記錄,哥特人約在公元2世紀中期離開維斯瓦河下游地區。[18]

波羅的人居住在今日波蘭的東北部。由於距離過遠,他們沒有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19]

斯拉夫人可能生活在南部和東南部地區,其中一些可能與公元前3世紀的普熱沃斯克文化英語Przeworsk culture扎魯賓齊文化英語Zarubintsy culture相關。[12][13]有人提出,早期的斯拉夫民族和語言可能起源於波利西亞地區,包括白俄羅斯-烏克蘭邊界周圍地區、俄羅斯西部部分地區和波蘭最東部的部分地區。[14]後期,斯拉夫人逐步擴張到了今日波蘭的大部分地區。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