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糖音樂(英語:Bubblegum music,又稱泡泡糖流行,英語:Bubblegum pop)是主要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搖滾、流行音樂的音樂流派,形成於1960年代晚期的美國。泡泡糖音樂的節奏輕快、朗朗上口,The Archies的代表作〈Sugar, Sugar英語Sugar, Sugar〉就是一例。[3]

Quick Facts 泡泡糖音樂泡泡糖流行Bubblegum music Bubblegum pop, 風格起源 ...
Close

定義

「泡泡糖」一詞有時被用作貶義詞,[3]有幾種不同的用法。[13] 2001年出版的《泡泡糖音樂是赤裸裸的真相》一書將青少年流行音樂男子音樂組合排除在「泡泡糖」之外,並將其定義為:

  1. "1967-1972年的經典泡泡糖時代"
  2. "一次性流行音樂"
  3. "為吸引青少年而設計和推銷的流行音樂"
  4. "流行音樂以流水線的方式生產" "由製作人主導,使用不露面的歌手"
  5. "具有無形的、歡快的'泡泡糖'聲音的流行音樂"[13]

這些歌手通常都是單曲歌手,他們的歌曲通常都以大合唱、看似童趣的主題和矯揉造作的天真為特色,偶爾還夾雜着一語雙關的性暗示。 Mojo雜誌的作家道恩-伊登(Dawn Eden)在比較泡泡糖和強力流行音樂時說道: "強力流行音樂的目標是你的心和你的腳。 泡泡糖的目標是你身體的任何部位,只要你買了那張該死的唱片。 音樂評論家萊斯特-班克斯(Lester Bangs)將這種風格描述為 "搖滾樂的基本聲音--去掉了憤怒、恐懼、暴力和反常"。

參見

參考資料

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