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適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ubicomp)、pervasive computing),又稱普存計算、普及計算、遍佈式計算、泛在計算[1][2],是軟件工程和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概念,其中的「計算」可以隨時隨地執行。與桌面計算相比,普適計算可以使用任何設備、在任何地理位置和任何格式進行。當用戶進行人機交互的時候,該計算機可以以各種形式存在,包括冰箱、平板電腦和終端機,甚至是一副眼鏡。支持普適計算的基礎技術包括互聯網、高級中間件、操作系統、傳感器、微處理器、新I/O和用戶界面、網絡、移動協議以及新資料。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普適計算是一個涉及研究範圍很廣的課題,包括分布式計算、移動計算、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統、感知網絡以及信息融合等多方面技術的融合。
簡介
普適計算的促進者希望嵌入到環境或日常工具中去的計算能夠使人更自然的和計算機交互。而普適計算的顯著目標之一則是使得計算機設備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從而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自動的基於用戶需要或者設定的行為。比如手機感知現在用戶正在開會這個環境而自動切換為靜音模式,並且自動答覆來電者"主人正在開會"。這意味着普適計算不用去為了使用計算機而去尋找一台計算機。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根據需要獲得計算能力。現在熱興的物聯網技術或許能看做普適計算的一個雛形。
- 1988年,Mark Weiser提出了普適計算的思想,並預測計算模式會發展為普適計算。(另一說為1991年)
- 1990年代末,普適計算這一概念得到廣泛關注,逐漸升溫。
- 1999年,IBM正式提出普適計算的概念。
- 同年,召開第一屆Ubicom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際會議。
- 2000年,第一屆Pervasive Computing國際會議。
- 2002年,IEEE Pervasive Computing期刊創刊。
- 第一代,主機型計算(Mainframe computing)很多人共享一台大型機
- 第二代,個人機計算(personal computing)一個人在一台電腦上
- 第三代,網絡計算(internet computing)一個人使用在互聯網上的很多服務
- 第四代,普適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許許多多的設備通過全球網絡為許多人提供人格化(個性化)的服務
基本特徵
- 分散性
- 多樣性
- 連通性
- 簡單性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