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871年的小册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蘭西內戰》(德語:Der Bürgerkrieg in Frankreich) 是卡爾·馬克思編寫的作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聲明的小冊子,闡述了巴黎公社的性質和意義。
1871年4月中旬至5月底,居住在倫敦的馬克思收集了關於巴黎公社的德語、法語和英語消息。巴黎公社使巴黎的工人與來自城外的保守勢力對抗。[1]馬克思獲得了公社支持的出版物和在倫敦以法語和英語出版的資產階級刊物。馬克思還獲得了對公社幾位主要人物及其同事如保爾·拉法格和彼得·拉夫羅夫傳遞的個人解釋。[2]
馬克思原本打算寫一封致巴黎工人的演說,並在1871年3月28日的第一國際總委員會會議上提出了這樣的動議,並獲得一致通過。[2]法國的進一步發展使馬克思認為該文件應改為針對世界工人階級,並在4月18日的總委員會會議上通過了該建議,並指出他希望寫出「鬥爭的總趨勢。」 提案獲得批准,馬克思開始撰寫文件。[2]《法蘭西內戰》的主要部分寫作於1871年5月6日至5月30日之間,[3]馬克思用英文撰寫了原始版本。
1871年6月13日左右,這本小冊子的第一版在倫敦出版,只有35頁。標題為《法蘭西內戰 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宣言》。第一版只印了1000份,很快就被賣光了,隨後是更為便宜的第二版,印刷了 2000份。同年,第三版英文版出版,對錯誤進行了更正。[3]這本小冊子被翻譯成法語、德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荷蘭語、佛蘭芒語、克羅地亞語、丹麥語和波蘭語,並於1871年和1872年在各個國家的報紙和小冊子中出版。[3]德文譯本由馬克思的長期夥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翻譯,第一份德國出版物於1871年6月至7月在Der Volkstaat報紙上連載,隨後於1871年8月至 10 月在Der Vorbote上連載。[3]同年,萊比錫的Volkstaat還出版了單獨的小冊子版本。[4]
在巴黎公社被推翻五周年之際,這本小冊子的德文版重新發行,恩格斯對譯文做了一些細微的修正。第二版也由Genossenschaftsbuchdruckerei 在萊比錫出版。[5]
1891年,在巴黎公社成立20周年之際,恩格斯整理了這部作品的新版本。並寫了一篇引言,強調了巴黎公社經驗的歷史意義,概括了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的理論,並提供了關於布朗基主義者和蒲魯東主義者中的公社社員活動的更多信息。[3]恩格斯還決定將馬克思為第一國際所寫的早期材料包括在內,從馬克思對普法戰爭的描述中為公社提供了額外的歷史背景。
對馬克思而言,巴黎公社的歷史使他重新評估了自己早期著作的重要性。在後來的《共產黨宣言》序言中,馬克思寫道:「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 [6]《法蘭西內戰》出版後,「特別是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列寧主義者和社會民主主義者對這句話都有不同的理解。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潮後來從這部著作中汲取靈感,強調工人階級有能力在不需要革命政黨或國家領導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命運。[7]弗拉基米爾·列寧則寫道:「馬克思的意思是說工人階級應當打碎、摧毀「現成的國家機器」,而不只是簡單地奪取這個機器。」[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