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蘇聯成立後,1923年7月6日,蘇俄交通人民委員部改組為蘇聯全聯盟交通人民委員部。[1]
1924年1月捷爾任斯基從交通人民委員調任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時,向勞動國防委員會提交了《關於國家水運的報告》,分析了蘇聯海軍的任務,規劃了未來10年中央航運局與國家商船隊的造船規劃,建議從國外採購少量商船作為臨時措施。[2]
1929年3月2日,交通人民委員部研究部創設了造船與修船研究所,由Valentin Pozdunin院士領導。
1930年2月13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批准了蘇聯人民委員會「關於海運與內河航運管理重組」的法案。[3]1930年秋,造船與修船研究所改為中央海運研究所。所長謝爾蓋耶夫。一年後合併了內河航運研究機構,在列寧格勒成立了水運中央科學研究所。在莫斯科設分所。[4]
1931年1月30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蘇聯人民委員會頒布《關於組建蘇聯水運人民委員部》的法案,相關機構與單位從交通人民委員部系統中分離出去。
1939年4月9日,蘇聯水運人民委員部分為蘇聯海運人民委員部和蘇聯內河航運人民委員部。
蘇聯水運人民委員
蘇聯水運人民委員 | 任期 |
---|---|
尼古拉·楊松 | 1931年1月30日 – 1934年3月13日 |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帕霍莫夫 | 1934年3月13日– 1938年4月8日 |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 | 1938年4月8日 – 1939年4月9日 |
參考文獻
資料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