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英語:folktale, folk story)是來自民眾的生活,由民眾口傳(或稱口承)而成的故事。屬於口傳文學或民俗資料之一。廣義的民間故事包含神話、傳說、民譚等故事體;狹義的民間故事是指民譚,或稱民話。[1][2]研究民間故事的學問是民俗學。 分類 民譚又稱民話(folktale),即狹義的民間故事。 台灣民譚分為以下六種類型[3]: 道德譚 笑譚 機智譚 動物譚 怪異譚 宿命譚 日本將民話依內容、形式,大致上分為「昔話(日語:昔話)」、「傳說」、「世間話(日語:世間話)」。以下是昔話、神話、傳說、世間話的差異。 更多信息 種類, 人物・時間・場所 ... 種類 人物・時間・場所 內容 昔話(日語:昔話) 不特定 事實與否不明(很可能非事實) 神話 特定 事實與否不明(很可能非事實) 傳說 特定 少部分可能是事實(以敘述事實的方式流傳) 世間話(日語:世間話) 特定 事實(將過去的事情做為事實流傳) 关闭 參考文獻 [1]施翠峰《臺灣民譚探源》漢光文化,1985 [2]林文寶《兒童文學與書目》萬卷樓,2011 [3]臺灣民間文學研究. [2019-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關連項目 神話學 文化人類學 童話 寓言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