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腿漁鴞
鸱鸮科雕鸮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毛腿漁鴞(學名:Ketupa blakistoni),又稱毛腿漁梟,是一種大型鴞形目鳥類,原屬於鴟鴞科漁鴞屬(Ketupa),後隸屬於雕鴞屬(Bubo)。2022年,為與其新分類地位相符,「中國鳥類名錄」10.0版將毛腿漁鴞的中文名修改為毛腿雕鴞。[2]但在2022年底,世界鳥類名錄中又根據研究將毛腿漁鴞與部分原雕鴞屬下的物種移回漁鴞屬內,但中文名稱目前仍無做出進一步修改。[3][4]
形態特徵
成年毛腿漁鴞體長67~77cm,耳羽長而尖,面盤不明顯。[5]眼睛虹膜橙黃色,嘴淺灰色。體羽灰褐色,飛羽褐色,有淡赭色縱紋和橫斑及斑點。胸、腹,肋具褐色羽干紋。[6]
分布
分類
毛腿漁鴞共有2個亞種:[7]
- 毛腿漁鴞指名亞種 Ketupa blakistoni blakistoni Seebohm,1884
- 毛腿漁鴞東北亞亞種 Ketupa blakistoni doerriesi Seebohm,1895
1991年版的《霍華德和摩爾鳥類名錄》將毛腿漁鴞分為四個亞種,除以上兩種外還包括:[5]
- 毛腿漁鴞薩哈林亞種 Ketupa blakistoni karafutonis Kuroda, 1931
- 毛腿漁鴞大興安嶺亞種 Ketupa blakistoni piscivorus Meise, 193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