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畢淑敏(1952年10月—),祖籍山東文登,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專區(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中國當代女作家,註冊心理諮詢師,一級作家。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系碩士。1969年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曾在西藏阿里軍分區當兵11年,是一名部隊醫生;轉業後,任內科主治醫師。198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是中國作協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生平
畢淑敏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專區(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1965年考入北京外語學院附屬學校中學部,學習俄語。17歲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畢淑敏參軍入伍,被分配至西藏阿里軍分區;歷任衛生員、助理軍醫、軍醫;在西藏高原當兵11年。1980年轉業回北京後,曾擔任內科主治醫師、衛生所所長。[2]
1986年,畢淑敏在其34歲時寫出處女作——小說《崑崙殤》,並於次年發表在《崑崙》雜誌上[3]。她於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1年,她退出已從事22年的醫生職業,開始全職寫作[3]。她於1991年獲得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短篇小說《預約死亡》發表後,奠定了畢淑敏在中國文壇的聲譽。這篇作品被譽為是「新體驗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並獲得北京市「慶祝建國45周年文學作品獎」。此後,畢淑敏陸續發表作品《紅處方》、《拯救乳房》、《翻漿》等。
1998年她於46歲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方向入讀,2002年課程結業,但因為外語和論文的原因沒有獲得博士學位[4]。其後,她成為註冊心理諮詢師,並開辦診所,後又因與寫作衝突而關閉[4]。2009年7月,受中國中央電視台邀請,在其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節目中,錄製《關愛心靈》系列講座。[5]
家庭
作品
- 長篇小說
- 《紅處方》1997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紅處方》繪畫評點本,2010工人出版社
- 《血玲瓏》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 《拯救乳房》2003人民文學出版社
- 《女心理師》上下冊,2007重慶出版社
- 《阿里》2010江西教育出版社
- 《花冠病毒》2012湖南文藝出版社
- 中短篇小說集
- 《崑崙殤》1991作家出版社
- 《白楊木鼻子》1995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預約死亡》1996-03雲南人民出版社
- 《女人之約》2009-08中國財富出版社
- 散文集
- 《婚姻鞋》1994 農村讀物出版社
- 《保持驚奇》1989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素面朝天》2002南海出版公司
- 《提醒幸福》2015-02北京日報出版社
- 遊記
- 《畢淑敏母子航海環球旅行記》2009作家出版社
- 《非洲三萬里》2016湖南文藝出版社
- 《美洲小宇宙》2017湖南文藝出版社
- 《破冰北極》2018湖南文藝出版社
- 《南極之南》2018湖南文藝出版社
- 自傳
- 《在印度河上游》1997吉林人民出版社
- 《我從西藏高原來》2010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畢淑敏自述人生》2010時代文藝出版社
- 文集
- 《畢淑敏文集》(共12卷)2014湖南文藝出版社
獎項
- 《不會變形的金剛》,獲第四屆「《小說月報》百花文學獎」
- 《女人之約》,獲第四屆青年文學獎、第五屆「《小說月報》百花文學獎」
- 《紫色人形》,獲第十六屆「台灣《聯合報》文學獎」
- 《崑崙殤》,獲第四屆「崑崙文學獎」
- 《生生不己》,獲「當代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炎黃獎」
- 《補天石》,獲北京「慶祝建國40周年文學作品獎」
- 《預約死亡》,獲北京「慶祝建國45周年文學作品獎」、第六屆「《小說月報》百花文學獎」
- 《素面朝天》,獲第五屆全國報紙副刊一等獎
- 《原始股》,獲第七屆「《小說月報》百花文學獎」
- 《紅處方》,獲全國人口獎、北京市首屆文藝大獎
- 《翻漿》,獲第十七屆「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