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网球运动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利·簡·金(英語:Billie Jean King,1943年11月22日—),原姓莫菲特(英語:Moffitt),亦被尊稱為金夫人,已退役的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2座大滿貫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國家/地區 | 美國 |
---|---|
出生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 | 1943年11月22日
身高 | 1.65公尺(5英尺5英寸) |
退休年 | 1990 |
持拍 | 右手持拍(單手反拍) |
職業獎金 | $1,966,487美元[1] |
名人堂 | 1987 (名人堂網站) |
單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782–192(80.29%) 695–155(81.76%)(公開賽年代) |
冠軍頭銜 | 129 67(公開賽年代) |
最高排名 | 1(1966年) 2(1977年12月11日)(公開賽年代) |
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網 | 冠軍(1968) |
法網 | 冠軍(1972) |
溫網 | 冠軍(1966、1967、1968、1972、1973、1975) |
美網 | 冠軍(1967、1971、1972、1974) |
雙打成績 | |
最高排名 | 1(1967年) |
大滿貫雙打成績 | |
澳網 | 亞軍(1965,1969) |
法網 | 冠軍(1972) |
溫網 | 冠軍(1961、1962、1965、1967、1968、1970、1971、1972、1973、1979) |
美網 | 冠軍(1964、1967、1974、1978、1980) |
其他大型雙打賽事 | |
WTA總決賽 | 冠軍(1974、1976、1978、1980) |
混雙成績 | |
大滿貫混雙成績 | |
澳網 | 冠軍(1968) |
法網 | 冠軍(1967、1970) |
溫網 | 冠軍(1967、1971、1973、1974) |
美網 | 冠軍(1967、1971、1973、1976) |
團體成績 | |
協會盃 | 冠軍(1963、1966、1967、1976、1977、1978、1979) |
金贏得了12個大滿貫單打冠軍,16個大滿貫女雙冠軍和11個大滿貫混雙冠軍。她與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一起並列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總得冠數(包括單打、雙打和混合雙打)的紀錄(20次)。她是一個性別平等的倡導者,並於1973年獲得網球「性別大戰」的勝利。[2]在她的職業生涯中總勝率為81.76% (696勝-165負)。在大滿貫單打比賽的勝率為82.00% (190勝-39負),在法網的勝率為77.77% (21勝-6負),在溫網的勝率為86.36% (95勝-15負),在美網的勝率為80.55% (58勝–14負),在澳網的勝率為80.00% (16勝-4負)。
金是女子網球聯合會(WTA)和女子體育基金會的創始人。並且是世界團體網球賽(World TeamTennis)的所有者,這是由她的前夫勞倫斯·金,丹尼斯·墨菲,弗蘭克·巴曼和喬丹·凱澤共同成立的。
2006年,美國網球協會(USTA)決定將美網的舉辦場地國家網球中心冠上比利·簡·金的名字,以表彰她多年來為世界網球運動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2017年由強納森·達頓與華蕾莉·法里斯夫妻檔導演執導的《勝負反手拍》,將1973年的性別大戰改編為電影,劇中由艾瑪·史東演出金的角色。
比利·簡·金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的一個保守的循道宗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消防員,[3]母親則是一位家庭主婦。比利·簡畢業於長灘理工高中。[4]緊接着她來到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UCLA)學習。因為她的父母實在負擔不起斯坦福大學和南加州大學(USC)的學費。[5]
比利·簡·金的弟弟Randy Moffitt長大後成為一名職業棒球運動員,曾效力於舊金山巨人,休士頓太空人和多倫多藍鳥。[6]
1965年9月17日,她在長灘與賴瑞·金(Larry King)結婚。[7]1971年,她做了人工流產手術。[8][9]這對夫妻於1987年離婚。
到了1968年,金意識到她對於女性的興趣,[8]1971年,仍與賴瑞·金保持着婚姻關係的她開始了與她的秘書Marilyn Barnett的親密關係,1981年5月由Barnett提起的一場訴訟讓她們的這種關係公之於世,金成為美國第一個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著名女運動員。[10]金說她本來想在1981年退役,但自己需要錢去支付訴訟中所需的律師費,所以必須繼續打下去。[11]金說在1998年時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不支持她公開同性戀身份,結果她們的關係有一個「非常糟糕的5年。」[12][10]
2007年4月27日金在《法律與秩序》中客串演出了一位法官,[13]在2009年5月出現在《醜女貝蒂》中。2009年8月12日,她被歐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勳章,以表彰她為婦女權利和LGBT社區所做的貢獻。[14]
結果 |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比分 |
亞軍 | 1963 | 溫網 | 草地 | 瑪格麗特·考特 | 6–3, 6–4 |
亞軍 | 1965 | 美網 | 草地 | 瑪格麗特·考特 | 8–6, 7–5 |
冠軍 | 1966 | 溫網 (1) | 草地 | 瑪麗亞·布埃諾 | 6–3, 3–6, 6–1 |
冠軍 | 1967 | 溫網 (2) | 草地 | 安·瓊斯 | 6–3, 6–4 |
冠軍 | 1967 | 美網 (1) | 草地 | 安·瓊斯 | 11–9, 6–4 |
冠軍 | 1968 | 澳網 (1) | 草地 | 瑪格麗特·考特 | 6–1, 6–2 |
冠軍 | 1968 | 溫網 (3) | 草地 | 朱迪·特加特-多爾頓 | 9–7, 7–5 |
亞軍 | 1968 | 美網 | 草地 | 弗吉尼婭·韋德 | 6–4, 6–2 |
亞軍 | 1969 | 澳網 | 草地 | 瑪格麗特·考特 | 6–4, 6–1 |
亞軍 | 1969 | 溫網 | 草地 | 安·瓊斯 | 3–6, 6–3, 6–2 |
亞軍 | 1970 | 溫網 | 草地 | 瑪格麗特·考特 | 14–12, 11–9 |
冠軍 | 1971 | 溫網 (2) | 草地 | 羅斯瑪麗·卡薩爾斯 | 6–4, 7–6 |
冠軍 | 1972 | 法網 | 紅土 | 伊文·古拉貢 | 6–3, 6–3 |
冠軍 | 1972 | 溫網 (4) | 草地 | 伊文·古拉貢 | 6–3, 6–3 |
冠軍 | 1972 | 美網 (3) | 草地 | 克麗·梅爾維爾·里德 | 6–3, 7–5 |
冠軍 | 1973 | 溫網 (5) | 草地 | 克里斯·埃弗特 | 6–0, 7–5 |
冠軍 | 1974 | 美網 (4) | 草地 | 伊文·古拉貢 | 3–6, 6–3, 7–5 |
冠軍 | 1975 | 溫網 (6) | 草地 | 伊文·古拉貢 | 6–0, 6–1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