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威廉·埃塞爾伯特·阿普爾頓·伯克(Mary William Ethelbert Appleton Burke;1884年8月7日—1970年5月14日),藝名比莉·伯克(Billie Burke),或譯碧莉·伯克,是一位美國女演員,小弗洛倫茨·齊格菲爾德之妻,出演過不少百老匯戲劇、廣播劇、無聲和有聲電影,曾因《狂人的家庭》(1938)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Billie Burke | |
---|---|
出生 | Mary William Ethelbert Appleton Burke 1884年8月7日 美國華盛頓特區 |
逝世 | 1970年5月14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 (85歲)
墓地 | Kensico Cemetery |
職業 | 演員 |
活躍時期 | 1903–1960 |
配偶 | 小弗洛倫茨·齊格菲爾德 (1914年結婚—1932年丈夫去世) |
兒女 | Patricia Ziegfeld Stephenson |
簽名 | |
生平
伯克出生於華盛頓特區,是布蘭奇(娘家姓比蒂)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威廉·「比利」·埃塞爾伯特·伯克(William "Billy" Ethelbert Burke)的女兒。其父是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的歌手和小丑,她曾和父親一起在美國和歐洲巡迴演出。一家人定居倫敦後,她在西區劇院表演,處女作是1903年的《The School Girl》[1]。
之後,她返回美國,在百老匯表演,並1914年除夕夜的一次聚會上結識小弗洛倫茨·齊格菲爾德,1914年4月11日結婚。[2][3]。
伯克在1915年出演電影處女作《Peggy》,很快就拿到了當時最高的片酬[4],成為無聲電影時代的明星。整個1910和1920年代,她是時尚界的引領者,很多百貨商店售有她標誌性的「比莉·伯克連衣裙」(Billie Burke Dress)[5]。她的設計師是露西爾[6]。
1921年,伯克息影,專心撫養女兒帕特里夏,但在1929年華爾街股災後又重新開始工作。[7]
1932年,在齊格菲爾德去世後,伯克從紐約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的比佛利山莊[8]。1970年5月14日,她在洛杉磯平靜去世[9],葬在紐約州瓦爾哈拉肯西科公墓的齊格菲爾德身旁。
紀念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