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粒子物理學裏,標準模型(英語:Standard ModelSM)是描述強力弱力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及組成所有物質基本粒子的理論,屬於量子場論的範疇,並與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相容。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對以上三種力的實驗的結果都合乎這套理論的預測。但是標準模型還不是萬有理論,主要是因為還沒有描述引力

標準模型中的粒子有六種是夸克(圖中用紫色表示),有六種是輕子(圖中用綠色表示)。左邊的三列中,每一列構成物質的一。再右邊一列是規範玻色子,最右邊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歷史背景

1954年, 楊振寧羅伯特·米爾斯劃時代提出了非阿貝爾規範群理論(或稱 楊-米爾斯理論)。1961年,謝爾登·格拉肖將弱力和電磁力統一起來考慮,發現電弱相互作用,不過謝爾登·格拉肖的模型缺陷是,沒有以楊-米爾斯場論為基礎,因此它缺少對稱性自發破缺的機制。在1967年,史蒂文·溫伯格阿卜杜勒·薩拉姆將電弱統一理論建立在了楊-米爾斯場論的基礎之上,將希格斯機制引入格拉肖的弱電理論,從而得到了一個完美而自洽的理論,形成我們現在看到它的形式。希格斯機制被普遍的認為能夠解釋粒子的質量來源,包括W及Z玻色子費米子(夸克,輕子和重子)。

1973年發現由Z玻色子引起的弱中性流之後,電弱理論被廣泛的接受。由此貢獻,薩拉姆和溫伯格獲得1979年的諾貝爾獎。W和Z玻色子在1981年被實驗所發現,而他們的質量已經被當時所逐步建立的標準模型預言了。

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則大多在1973-74年得到發展,這也正是有關實驗得出成果的時期。強子所帶的分數電荷也是此時驗證的。

標準模型的內容

標準模型共61種基本粒子(見表)包含費米子玻色子——費米子為擁有半奇數的自旋並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這原理指出沒有相同的費米子能佔有同樣的量子態)的粒子;玻色子則擁有整數自旋而並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簡單來說,費米子就是組成物質的粒子而玻色子則負責傳遞各種作用力。

更多信息 種類, 世代 ...
基本粒子
種類 世代 反粒子 總計
夸克 2 3 成對 3 36
輕子 2 3 成對 無色 12
膠子 1 1 自身 8 8
W粒子 1 1 成對 無色 2
Z粒子 1 1 自身 無色 1
光子 1 1 自身 無色 1
希格斯粒子 1 1 自身 無色 1
總計 61
关闭

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在標準模型中合併為一。這些理論都是規範場論,即它們把費米子跟玻色子(即力的中介者)配對起來,以描述費米子之間的力。由於每組中介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數規範變換中都不變,所以這些中介玻色子就被稱為規範玻色子。標準模型所包含的玻色子有:

實際上規範玻色子的規範變換是可以準確地利用一個稱為「規範群」的酉群去描述。強相互作用的規範群是SU(3),而電弱作用的規範群是SU(2)×U(1)。所以標準模型亦被稱為SU(3)×SU(2)×U(1)

在眾玻色子中,只有希格斯玻色子不是規範玻色子。而負責傳遞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引力子則未能被包括在標準模型之中。

標準模型包含了十二種「味道」的費米子。組成大部份物質三種粒子:質子、中子及電子,當中只有電子是這套理論的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只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受強作用力吸引而組成。以下的標準模型的基本費米子:

費米子可以分為三個「世代」。第一代包括電子、上及下夸克及電中微子。所有普通物質都是由這一代的粒子所組成;第二及第三代粒子只能在宇宙射線或是高能實驗中製造出來,而且會在短時間內衰變成第一代粒子。把這些粒子排列成三代是因為每一代的四種粒子與另一代相對應的四種粒子的性質幾乎一樣,唯一的分別就是它們的質量。例如,電子跟μ子的自旋皆為半整數而電荷同樣是-1,但μ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的二百倍。

電子與電中微子,以及在第二、三代中相對應的粒子,被統稱為輕子。夸克擁有一種叫「」的量子性質,並且與強作用力耦合。強作用力不同於其他的作用力(弱力、電磁力、重力),會隨距離增加變得越來越強。由於強作用力的色禁閉特性,夸克永遠只會在色荷為零的組合中出現(如介子、重子),這些不同的組合被統稱為「強子」。

目前實驗中確認的強子有兩種:由三顆夸克組成的費米子,即重子(如質子及中子);以及由夸克-反夸克對所組成的玻色子,即介子(如π介子)。而由更多夸克所組成的四夸克態五夸克態奇異強子,目前實驗上的結果仍有爭議。

基本粒子
基本費米子半整數自旋符合費米-狄拉克統計基本玻色子整數自旋符合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夸克與反夸克自旋 = 1/2具有色荷參與強相互作用輕子與反輕子自旋 = 1/2無色荷電弱交互作用規範玻色子自旋 = 1載體粒子英語Force carrier標量玻色子自旋 = 0
三代
  1. 上夸克(u)
    下夸克(d)
  2. 粲夸克(c)
    奇夸克(s)
  3. 頂夸克(t)
    底夸克(b)
三代
  1. 電子
    e
    [†]
    電中微子
    ν
    e
  2. μ子
    μ

    μ中微子
    ν
    μ
  3. τ子
    τ

    τ中微子
    ν
    τ
三種
  1. 光子
    (
    γ
    電磁力
  2. W和Z玻色子
    (
    W+
    ,
    W
    ,
    Z
    弱相互作用
  3. 八類膠子
    (
    g
    強相互作用
一種

希格斯玻色子
H0

注釋:
[†] 電子的反粒子(
e+
)通常被稱為正電子

Remove ads

測試及預測

標準模型的推廣

Remove ads

參閱

備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