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楊煉祖籍山東,出生於瑞士伯爾尼。[2][1] 6歲時回到北京。[2][1] 1974年高中畢業後,在北京昌平縣插隊勞動,之後開始寫詩。[2][1] 1978年參加北京之春運動,並成為《今天》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長詩《諾日朗》出名,並遭到政府批判。[2][1] 1988年,在北京與芒克、多多等創立「倖存者詩歌俱樂部」。[2][1] 1988年去澳大利亞進行學術訪問。[1] 目前居住在德國柏林。[1]
作品
- 《楊煉作品1982-1997》,199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 《楊煉新作1998-2002》,2003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 《禮魂》,1985年,編入「中國青年詩人叢書」。
- 《荒魂》,1986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 《黃》,198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 《艷詩》,2009年,台北:傾向出版社。
獎項
1988年,中國大陸讀者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2]
2012年,獲得了諾尼諾國際文學獎,並發表了名為《在一隻塤的世界裡》的受獎辭。
評價
諾尼諾國際文學獎:「楊煉的詩歌是中國當代思想的制高點之一,通過他的詩歌不斷提醒當代人,詩歌是我們唯一的母語。生命與詩歌的流亡,不只是從土地出走,更是將邊境推向盡頭。游吟詩人超越了時空。」[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