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勞(學名:Lanius schach)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海南鵙、大紅背伯勞。是一種東洋界很常見的留鳥,廣泛分布於亞洲各地,其羽毛隨地理範圍不同而有所變化。這種鳥類分布在亞洲大陸及東部群島。東部或喜馬拉雅亞種L. s. tricolor有時被稱為黑頭伯勞。雖然亞種之間的羽色有顯著差異,但牠們都有一條細長的黑色尾羽、黑色的眼罩和前額、棕紅色的臀部和兩側,以及肩部的小白斑。該物種被認為與灰背伯勞(Lanius tephronotus)構成超種,後者在青藏高原繁殖。
棕背伯勞 | |
---|---|
攝於印度哈里亞納邦的棕背伯勞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伯勞科 Laniidae |
屬: | 伯勞屬 Lanius |
種: | 棕背伯勞 L. schach
|
二名法 | |
Lanius schach | |
亞種 | |
| |
粗略分佈範圍 |
分類學
棕背伯勞由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於1758年在他的《自然系統》第十版中正式物種描述。[3][4] 林奈引用了瑞典探險家佩爾·奧斯貝克在其中國旅行記錄中對該物種的描述。該模式產地為中國廣州地區。[5] 屬名Lanius源自拉丁語,意為「屠夫」,因為伯勞鳥的進食習性,有些伯勞鳥被稱為「屠夫鳥」。種名schach是一個擬聲詞,模仿其叫聲。[6] 伯勞的英文名稱 "shrike" 來自古英語scríc,意為「尖叫」,指的是其刺耳的叫聲。[7]
- L. s. erythronotus (維格,1831年) – 從哈薩克斯坦南部至伊朗東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中北部
- L. s. caniceps (布萊思,1846年) – 印度西部、中部、南部及斯里蘭卡
- L. s. tricolor (霍奇森,1837年) – 尼泊爾和印度東部,經緬甸和中國南部至寮國北部和泰國北部
- L. s. schach (林奈,1758年) – 中國中部、東南部至越南北部
- L. s. longicaudatus (奧格爾維-格蘭特,1902年) – 泰國中部、東南部和寮國南部
- L. s. bentet (霍斯菲爾德,1821年) – 馬來半島、大巽他群島和婆羅洲
- L. s. nasutus (斯科波利,1786年) – 菲律賓(不包括巴拉望群島和蘇祿群島)
- L. s. suluensis (梅恩斯,1905年) – 蘇祿群島(菲律賓南部)
- L. s. stresemanni (默滕斯,1923年) – 新幾內亞東部高地
斯圖亞特·貝克在其《英屬印度動物誌》第二版中將Lanius schach、Lanius tephronotus和Lanius tricolor視為三個獨立物種。他認為nigriceps是tricolor的同義詞,並將erythronotus視為schach的亞種。休·惠斯勒和N. B. 金尼爾提出了其他分類法,認為tephronotus是schach的亞種,並將nigriceps和nasutus歸為一組。另一種分類法則將tricolor視為L. tephronotus的亞種。[9] 然而,後來在庫馬盎地區觀察到tephronotus和schach共存,因此確認這兩者為不同的物種。分子距離也表明牠們之間的差異足夠大。[10] erythronotus群體的頭部為灰色,並逐漸過渡到棕紅色的背部。來自外裏海地區的西部群體由謝爾蓋·布圖林命名為jaxartensis,據說體型較大,但不被認為是有效分類。[11] 由沃爾特·科爾茲命名的來自印度西部乾旱地區的淺灰色形態kathiawarensis,也僅被視為一種變異型。[12] 在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亞種caniceps的紅棕色僅限於臀部,頭頂顏色較淺且背部為純灰色。比斯瓦莫伊·比斯瓦斯支持nigriceps(上背為灰色,下背為紅棕色)是tricolor和erythronotus的雜交種的觀點。[13][14]
亞種longicaudatus有較灰的頭頂,分布於泰國和緬甸。指名亞種分布於中國,從長江流域南至海南和台灣。部分指名亞種的個體顯示黑化現象,曾被描述為fuscatus物種。[10][15] 島嶼形態包括nasutus(菲律賓群島,從民答那峨島到呂宋島及北婆羅洲)、suluensis(蘇祿島)、bentet(巽他群島和蘇門答臘,婆羅洲除外)以及stresemanni的新幾內亞群體。[5]
棕背伯勞羽色有棕色型、黑色型及過渡色型[16]。曾經認為黑色型是一個獨立種黑伯勞(L. fuscatus),現在認為這只是棕背伯勞的一種色型,是一個變異類群。[17]
描述
棕背伯勞是一種典型的伯勞鳥,喜愛乾燥的開闊棲地,常常棲息於灌木叢頂或電線上。其眼部的黑色「眼罩」較寬,覆蓋前額,大多數亞種如此,而tricolor和nasutus亞種的整個頭部為黑色。尾巴狹長,呈階梯狀,外側羽毛帶有淡淡的棕紅色。erythronotus亞種的背部和肩部的灰色帶有棕紅色,而印度南部的caniceps亞種則呈純灰色。[18] 初級飛羽基部有少量的白色。褐背伯勞體型較小,花紋對比更鮮明,翅膀上有更顯著的白色斑塊。雌雄的羽色相同。[19]
分布與棲地
該物種廣泛分布於從哈薩克斯坦到新幾內亞的亞洲地區,分布的區域從哈薩克起,穿過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半島(除了東邊的國家[20]),到紐幾內亞。中國、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台灣、菲律賓和馬來半島等地都有分布。
主要棲息於灌木叢和開闊地帶。常見於低海拔地區的疏林地,例槐、楓楊、泡桐、榆、柳、刺槐等喬木的頂端。[2]許多溫帶區域的族群是遷徙性的,冬季向南遷移,而熱帶地區的族群通常為留鳥,儘管有時會進行短距離移動。印度南部的caniceps亞種在冬季會出現在印度南部的乾燥沿海地區。[18][21] tricolor亞種則遷徙到印度的孟加拉地區。[22] 它們常見於灌木叢、草地和耕作的開闊土地上。印度南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牠們是該地區最常見的越冬伯勞之一,並沿道路以線性密度分布,每公里約0.58隻,常常選擇電線作為棲息點。[23]
該物種在歐洲極為罕見,僅在英國的南尤伊斯特島於2000年11月和荷蘭的登海爾德於2011年10月有兩次被接受的記錄。[24] 一隻符合caniceps亞種特徵的鳥曾在馬爾地夫島上被發現。[25] 此外,還有在約旦、[26]以色列和土耳其的迷鳥記錄。[27]
行為與生態
這種鳥類有典型的伯勞「直立姿勢」,當牠棲息在灌木上時,會以一定角度滑翔下來捕捉蜥蜴、大型昆蟲、小型鳥和齧齒動物。牠們會維持覓食領地,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且相隔較遠。有時觀察到多隻伯勞爭奪棲息點並表現出玩耍行為。[28] 牠們的叫聲通常粗糙刺耳,類似於被蛇捕獲的青蛙的尖叫聲。牠們能模仿多種動物的叫聲,包括鳩、布穀鳥、小狗和松鼠等,這使牠在東南亞部分地區成為受歡迎的寵物。[18][29][30]
棕背伯勞捕食範圍廣泛,偶爾被觀察到從溪流中捕捉魚類。[31] 牠們也捕捉小蛇。[32] 有時牠們會進行盜食寄生,從其他鳥類手中奪取獵物。牠們也會在空中捕捉飛行的昆蟲。有時牠們在進食獵物的頭部或腦部後,會將獵物刺在荊棘叢上。據報導,在喀拉拉邦,牠們會食用苦楝的果實,甚至試圖將果實刺在樹枝上。[18][33]
繁殖季節在溫帶地區的夏季,牠們的巢為深而鬆散的杯狀巢,由帶刺的樹枝、碎布和毛髮構成,通常放置在帶刺的灌木叢中或刺籬木和海棗樹(Phoenix)上。[34] 每窩通常產下3到6顆蛋,雌雄共同孵化,約13至16天後孵化。年幼的雛鳥常被餵食由父母捕捉的小鳥。[35] 有時牠們會在同一巢中養育第二窩雛鳥。牠們有時會受到杜鵑類的寄生,包括大杜鵑(在德拉敦地區)、普通鷹鵑、斑翅鳳頭鵑以及孟加拉的噪鵑。[18][36]
圖庫
-
erythronotus race .
-
tricolor race
-
erythronotus race .
-
tricolor race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