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棄嬰保護艙[1](baby hatch)是一種容器或場所,讓因為某些理由而無法繼續養育嬰兒(通常是新生兒)的家長,能匿名的將嬰兒放置於其中,之後會有特定人士前來收取並照顧。這樣的設施在中世紀和十八至十九世紀間相當常見,當時稱為「棄嬰輪盤」(foundling wheel)。棄嬰輪盤在1880年代晚期漸漸消失,直到近代以「棄嬰保護艙」的新形態在1996年首次出現,2000年起許多國家皆設有棄嬰保護艙,其中在德國目前約設置有80個棄嬰保護艙。
在以使用德語為主的國家中,棄嬰保護艙被稱為 Babyklappe,是英語的 Baby(嬰兒)加上德語的 klappe(有艙、會發出聲音的門蓋之意)的組合單字,或稱作 Babyfenster(嬰兒窗口);在義大利語中則是 Culle per la vita(生命的搖籃)。在日本被稱為「赤ちゃんポスト」,為嬰兒郵箱之意。
保護艙通常設置於醫院或社會服務中心,外表是一扇小門,打開之後其中會有一張柔軟的床,可能會有暖氣裝置或至少不會太過寒冷。在床上裝有偵測感應器,當嬰兒被放入時,能自動通知負責管理的特定人士,以便即時前來取走並照顧嬰兒。在德國,將嬰兒放置於保護艙的家長可以在八週內反悔,並前來取回自己的孩子,而不須負擔任何法律責任。八週後被棄置的嬰兒將會開放領養。
數個世紀以來,棄嬰保護艙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這套系統在中世紀時非常普遍。最早在1198年,第一個棄嬰輪盤(ruota dei trovatelli)在義大利設立,在教宗諾森三世指示下裝設,教宗認為這樣將能夠讓母親以隱密的方式放棄自己的嬰兒,而不是用殺害嬰兒的方式。棄嬰輪盤是一個圓柱形狀的裝置,設在建築物的外牆,與旋轉門類似。母親將嬰兒放入圓柱內,將圓柱旋轉之後就能將嬰兒送入教堂內,接著再以旁邊的鈴鐺通知教堂內的人。今天在教廷內的 Santo Spirito 醫院仍然可以看到這種裝置,這個棄嬰輪盤是在中世紀設置,並一直被使用直到十九世紀。
在德國漢堡市,一名德國商人於1709年在一間孤兒院內設置了棄嬰輪盤(Drehladen)。但在五年後(1714年)便關閉不再使用,因為棄嬰的數量實在太多,已經超出孤兒院的財務負擔範圍。其他早期著名的棄嬰輪盤設置在卡塞爾(1764年)和美因茨(1811年)
棄嬰保護艙也帶來一些法律上的爭議,許多人認為孩子有權力知道自己的身分為何,聯合國的兒童權力公約第八條也也肯定了這點。此外,棄嬰保護艙可能也會讓父親失去知道自己孩子狀況的權力。
奧地利法律將在保護艙內發現的嬰兒定義為「棄嬰」(foundlings)。當地的兒童和青少年社會服務機構會照顧棄嬰六個月,之後便會送交相關單位準備讓其他家庭領養。而女性則沒有匿名生產的權力。
捷克社會事務部門在2006年證實棄嬰保護艙符合該國法律規範。但是一位警察克隆奈爾·安納·皮斯科瓦(Colonel Anna Piskova)卻表示警方將會設法找出拋棄嬰兒的母親。對此捷克棄嬰保護艙機構的主導人路德維克·海斯(Ludvik Hess)提出抗議,並受到國際性組織「拯救孩童」(Save the Children)的正式支持。
在法國,維希政府於1941年9月2日通過了一項關於生育保護的法案,允許女性匿名生產。這項法律在幾經修正後,成為現今法國的匿名生產權(accouchement sous X),並在「法國社會活動和家庭法」(French Social Action and Families Code, Art.22-6)中規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