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庶堪(1881年12月9日—1942年8月6日)名先達,字品璋,後改字滄白,號庶堪,晩號邠齋,以號行世,四川省重慶府巴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家。

Thumb
楊庶堪

生平

四川革命派領袖

楊庶堪生於一個商人家庭。1900年(光緒26年)以重慶府府試第一名選為秀才。但他因嫌清朝腐敗而轉習新學。

在重慶,楊庶堪學習英語,並結交了同鄉鄒容。1901年,楊庶堪、鄒容隨來重慶訪問的成田安輝井戶川辰三學習日語。1902年(光緒28年)春,重慶府中學堂創立,楊庶堪應聘出任該學堂英語教員。此後,楊庶堪與朱之洪等秘密結成公強會,傳播革命及富國強兵思想。

1905年(光緒31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楊庶堪經中國同盟會派往重慶的會員介紹,也加入了該會。1906年,中國同盟會重慶支部創立,楊庶堪任該支部負責人。此後,楊庶堪成為四川的革命派領導人之一,投身革命思想宣傳及組織武裝起義。

1911年(宣統3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楊庶堪、張培爵等人領導革命派發動武裝起義。楊庶堪等人於11月22日控制重慶府,革命派的蜀軍政府在重慶成立。楊庶堪推舉張培爵任蜀軍政府都督,自己擔任顧問。

民初的活動

Thumb

中華民國成立後,蜀軍政府同成都尹昌衡大漢四川軍政府合併。楊庶堪任四川軍政府外交部長。

1913年(民國2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8月5日,熊克武在重慶宣布四川獨立,自任討袁軍總司令,楊庶堪被任命為四川民政長[1]。不久,熊克武敗北,楊庶堪流亡日本。在日本,楊庶堪參加了黃興組織的歐事研究會。翌年,孫文組織中華革命黨,楊庶堪被任命為政治部副部長。

1915年(民國4年),楊庶堪赴上海,參加陳其美舉行的起義,但以失敗告終。此後,楊庶堪赴南洋為革命派籌集資金。1918年(民國7年)3月,熊克武任四川督軍,四川省議會接受其推薦,選舉楊庶堪為四川省省長。

楊庶堪於10月回到四川主持政務。不久,政學系支持的熊克武同孫文支持的楊庶堪發生對立。1920年(民國9年)4月,孫文派的川軍指揮官呂超等人發動反熊戰爭,楊庶堪給與支持。同年9月,在熊克武的反撃下,楊庶堪、呂超等人兵敗下野。

中國國民黨早期要人

楊庶堪逃離四川省後,來到廣州孫文手下。1921年(民國10年)6月,楊庶堪任國民黨本部財政部長。1923年(民國12年)2月,孫文擊敗陳炯明後,楊庶堪任大元帥府秘書長。同年冬,楊庶堪當選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楊庶堪為四川省代表,並當選中央監察委員。同年3月,被任命為廣東省省長,任內推進廣東省的改革。後因同蔣介石戴季陶政爭失敗,任職僅3個月便辭職。

同年11月,在臨時執政段祺瑞手下,楊庶堪作為孫文派的人士被任命為農商總長,但未就任。孫文死後的1925年(民國14年)8月,任司法總長,同年12月辭任。

此後,楊庶堪回到南京,任國民政府委員兼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33年(民國22年),由於對蔣介石不滿,楊庶堪自政界引退,隱居上海。

晩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庶堪留在上海,拒絕了汪兆銘(汪精衛)參加親日政府的邀請。後來,在朋友幫助下,楊庶堪成功離開上海赴重慶。然而,由於不希望同蔣介石合作,楊庶堪繼續隱居。

1942年(民國31年)8月6日,楊庶堪在重慶病逝。享年62歲(滿60歳)。

紀念

國民政府為紀念楊庶堪,褒揚其革命事跡,在1943年7月將原重慶府中學堂舊址改建為楊滄白先生紀念堂,該堂所在的炮台街改名為滄白路

著作

  • 《滄白詩鈔》
  • 《楊庶堪詩文集》
  • 《滄白先生論詩絕句百首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