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西魏八大柱國」之一;隴西郡公; 唐太祖景皇帝; 為唐高祖李淵的祖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虎(?—551年6月或554年10月),字文彬[2],西魏時賜鮮卑姓大野氏[3],北魏、西魏官員,「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官至太尉、左僕射,為唐高祖李淵的祖父。
李虎在關於西魏、北周的史書沒有傳記,《北史》、《周書》等正史類列傳沒有記載。西魏北周時期正史是唐朝編纂,李虎在唐代是追尊皇帝,沒有列入臣下所在的列傳。如同《三國志》沒有晉朝皇帝先祖司馬懿的列傳一樣。但是,關於唐代的史書《舊唐書》、《新唐書》,也沒有像《晉書》把司馬懿作為司馬氏先祖記入本紀。李虎相關史料,在《冊府元龜》、《資治通鑑》、《西魏書》等後代史書中。
529年,北海王元顥在南梁支援下,攻下洛陽。爾朱兆、賀拔勝擊敗元顥,李虎這時是賀拔勝的弟弟賀拔岳屬下,因為討伐万俟醜奴有功,加官寧朔將軍、屯騎校尉、東雍州刺史、衛將軍(武衛將軍或左右衛將軍)。成為了賀拔岳的心腹。534年賀拔岳被暗殺。李虎作為賀拔岳舊部。官至左廂大都督,賀拔岳遇害後,諸將謀議擁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奔荊州」,投靠賀拔勝,後又歸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征討靈州(寧夏靈武縣北)刺史曹泥之亂[4],又「從文帝破高歡於沙苑,斬級居多」[1]。
537年,跟隨宇文泰參與和東魏高歡之間進行的沙苑之戰,538年回到長安,東魏的俘虜趙青雀作亂據長安,李虎和太尉王盟、僕射周惠達輔佐皇太子元欽屯守渭北。李虎鎮壓各地叛亂、防衛異族有功,任開府儀同三司、封隴西郡公。548年,李虎任右軍大都督、少師。《冊府元龜》、《西魏書》記載他當時任太尉、柱國大將軍。當時,西魏柱國大將軍有八名,稱「八柱國」。《周書》記載李虎僅次於宇文泰為第二位,《通典》卷34·職官16·勛官條,記載他次於宇文泰、元欣為第3位,《資治通鑑》記載他次於宇文泰、元欣、李弼為第4位。548年宇文泰主導以《周禮》為基礎的官制改革。
秦漢以來的太尉等三公官制被廢除,《周禮》記載的六卿被設置。543年,李弼任太尉後官制改革推行,李虎擔任太尉不符合史實。八柱國包括事實上最高權力者宇文泰有六名擔任六卿,李虎、侯莫陳崇除外。李虎任少保,侯莫陳崇任少傅,李虎的地位在六卿之下,侯莫陳崇之上,列第7位。第6位于謹、第8位侯莫陳崇於549年就任柱國大將軍,推定第7位李虎就任柱國大將軍同為549年。[原創研究?]
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被封為「八大柱國」之一,為隴西郡公,同期還有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人。大統十七年(551年)逝世[5]。《西魏書》稱李虎死於554年,《唐六典》卷4·尚書禮部·祠部郎中·道觀條注,記載李虎於九月十八日去世。死後追諡襄公。
一生歷仕北魏、西魏二朝。西魏賜姓大野氏(554年)[3],北周追諡唐襄公(564年九月)[6][7]。《魏書》、《周書》以及《北史》均無傳[8]。
1825年(清道光5年),在甘肅省清水縣出土李虎墓誌銘,並發現李虎墓。據墓誌所載,此李虎為魏隴西行台李爵之孫,周隴東太守李寶之子[9]。
楊希義、劉向陽認為清水李虎即李淵祖父李虎,李爵乃李暠六子李翻的諱字。同時亦承認由此產生頗多牴牾之處。如清水李虎約生於北魏正始三年,此時李寶已卒48年有餘,不可能成為父子[10]。凡此種種,條件所限不能深入考訂[11]。但作者仍強調清水《李虎墓誌》撰寫於隋大業二年,較之唐朝譜牒更為可信[12]。
諸多學者不認同此說法,岳維宗認為二者籍貫不同、先輩不同、官銜不同、卒年葬地不同、唐公李虎為西魏北周佐命功臣反而《墓誌》隻字不提[13];汪受寬也提出二者姓氏由來說法不同、本人字號與父祖姓名不同、歷官封爵不同、逝年葬地不同[14]。李阿能、穆興平認為清水李虎為隴西旁支,充其量僅為地方高官,非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的李虎[15]。
據傳統史料所載,唐朝皇室出自隴西李氏,為李暠第二子李歆的後裔,唐初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疏抬道抑佛,和尚法琳作《破邪論》《辨證論》反對傅奕,佛道論爭愈演愈烈。根據法琳的看法,唐朝皇室非老子李耳後裔,並非出自隴西李氏,而是拓跋氏後裔,後法琳為唐太宗流放益州而死[16][17]。宋代朱熹[18]與鄭思肖[19]以李唐閨門失禮家法繆戾,有李唐源自夷狄的說法。
陳寅恪依據唐祖陵在今河北省境,認為李唐出身趙郡李氏,原為漢族寒門。因宇文泰關中本位政策「以關內諸州為其本望」,所以改趙郡郡望為隴西郡望。實際上不是趙郡李氏破落戶,就是廣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20]。姚薇元認同此觀點,並認為近人對於李唐氏族出於異族的舉證雖不無可疑,但終究缺乏實證[21]。
朱希祖經考據認為李熙與李買得不是同一個人,李熙曾作為強宗子弟鎮戍武川,後卒於武川。其子李天錫為避六鎮兵亂,攜父遺骨南遷於趙郡廣阿,因以為家,不久亦卒。其子李虎將父祖合葬,即所謂唐祖陵。李氏並非出身趙郡李氏,而確係為隴西李氏[22]。
馮承鈞於《唐代華化蕃胡考》中,因為其祖父李虎的兄弟名為起頭與乞豆,非為漢族姓名,懷疑李淵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23]。日本學者金井之忠主張李淵家族出身胡人,提出可能出身高車叱李氏的假說,但遭陳寅恪駁斥[24]。劉盼遂[25]與王桐齡[26]考據認為李淵家族應為拓跋氏後裔。劉盼遂之後取消了自己的觀點[27],但其學說仍引發學界如向達[28]與陳登原[29]等人的討論。美國學者陳三平[30]與卓鴻澤[31]皆認為李虎家族應出身於阿爾泰系的胡人民族,與鮮卑拓跋部關係緊密。日本學者岡田英弘認為,自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後,在中國北方,漢族與胡族大量混血,特別是在山西與河北一帶,李虎家族出身在胡漢混血的北族之中。
支持李淵家族可能出身高車的說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族學者蘇日巴達拉哈[32]以及台灣學者劉學銚[33]、常華安[34]。
今日中文「馬桶」一詞的由來和李虎也有一段關係。中國古代夜壺做成虎狀以厭勝,稱為「虎子」。唐代避李虎諱,更名為「馬子」,馬子再改名「馬桶」,延續至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