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葆恂(1859年—1915年),原名恂,字寶卿,號文石、叔默、戒庵、猛庵、孤笑老人,別號紅螺山人,奉天義州(今遼寧義縣)人。清末民初文學家。

生平
早年即有文學才能,後官至江蘇候補道。受到端方的器用,其善於書法並通繪畫、篆刻[1],精於金石書畫之鑑賞。辛亥革命後,僑居天津,後病亡。與李孺、梁鼎芬、羅振玉等交友。陳曾壽題詩《挽李猛庵丈》。
著作
著作有《無益有益齋讀畫詩》(記其生平所見名畫,王闓運、繆荃孫序)、《偶園所見書畫錄》 、《梵天廬叢錄》、《工余談藝》 、《紅螺山館詩抄》、《然犀錄》、《三邕翠墨題跋》、《歸學庵筆記》、《海土村所見書畫錄殘稿》、《義州李氏叢刻六種》、《猛庵文略》等。
家族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