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源(1868年—1948年)[1]崧圃,號漚舫[2]廣東省嘉應州(今梅州市)人。清朝中華民國官員、詩人。[3][4]

生平

李維源曾參加科舉考試,獲貢生[3]早年入安徽巡撫陳彝(字六舟)幕。[4]1898年,李維源棄學納粟,援例捐縣丞,獲指派安徽省試用。後來捐升知縣,此後被派為荻港大通華陽厘務,歷任涇縣來安縣懷遠縣合肥縣知縣。[3]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當時,合肥縣城內有清朝廬州府知府穆特恩滿人),廬州駐軍綠營都司常向春,合肥縣知縣李維源,巡防營(安徽地方武裝)管帶季光恩,廬州總團練長袁斗樞,還有合肥縣豪紳李國松。武昌起義之後,李國松李經羲的長子,在籍四品京卿,合肥憲政籌備自治會總辦,合肥縣商會會長)逃離合肥縣,赴上海外國租界避難。廬州中學堂的學生敢死隊將「炸彈」(實際是用紙包着的柑橘)運入知府衙門時,穆特恩常向春也嚇得連夜逃走。此後,合肥縣知縣李維源被迫表示同情革命,巡防營管帶季光恩聽從革命黨人勸告而率部歸順革命。[5]

1911年11月8日,安徽省光復,安徽軍政府在省會安慶成立。次日,革命黨人控制合肥縣城。當天上午,中國同盟會合肥分會在天后宮召開大會,決定合肥軍政分府下設五部三處,其中民政部長李維源(兩天後離職,由周履平繼任),巡警部長張踐初,財政部長鄧鶴仙[5]

中華民國成立後,李維源歷任宿縣六安縣亳縣知事。[3][6]1917年9月8日,任淮泗道道尹,任至1923年2月3日。其間,1919年1月11日,呂調元被任命為安徽省省長,未到任前由李維源護理安徽省省長,3月4日呂調元到任。[7]1923年,被任命為廈門海關監督。[3][4]約1924年,李維源署理蘇常道道尹,1925年2月5日正式被任命為蘇常道道尹,一直任至1927年孫傳芳在江蘇倒台。[7][8]

1932年起,李維源歷任國民政府主計處秘書、主任秘書及軍事委員會參議、文官處參議等職。[9]抗日戰爭時期,獲聘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廳中將顧問,其後任廣東省主席參議、顧問。[3][4]

1948年,李維源逝世。[3][4]

著作

李維源學識淵博,工於詩詞。李維源著有《南歸詩草》,收錄其所作詩450餘首。[3]他還有《漚廬詩鈔》。[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