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潮型驅逐艦朝潮型驅逐艦(日文:朝潮型駆逐艦/あさしお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Asashio class destroyer),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艦級,是大型化量產型驅逐艦的基礎。朝潮型共有10艘同型艦。 朝潮型為1934年第二次補充計劃中規劃的10艘大型驱逐舰 。基於裁军条约限制建造的中型驱逐舰
潮號驅逐艦 (吹雪型)少佐:1940年10月15日- 上杉義男 中佐:1941年10月1日- 神田武夫 中佐:1943年1月20日- 荒木政臣 少佐:1943年7月3日- 佐藤文雄 少佐:1945年3月30日- ※1945年6月10日轉為預備艦 「進水」pp.12 大高『第七駆逐隊海戦記』152頁 大高『第七駆逐隊海戦記』146頁 図説 太平洋海戦史 第1巻、95頁
初雪號驅逐艦 (吹雪型)艦。於舞鶴工作部(日语:舞鶴海軍工廠)動工,在1929年至1943年間服役。其命名繼承自神風型驅逐艦(日语:神風型駆逐艦_(初代))的同名艦,是第二艘被命名為「初雪」的戰艦。其名字戰後由海上自衛隊的初雪级護衛艦的一號艦繼承,目前該艦已經於2010年退役。 吹雪型驅逐艦是日本海軍在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
時雨號驅逐艦白露 时雨 村雨 夕立 春雨 五月雨 海風(日语:海風 (白露型駆逐艦)) 山風(日语:山風 (白露型駆逐艦)) 江風 涼風 杉野修一 少佐:1935年8月26日 - 杉野修一 少佐:1936年9月7日 - 横井稔 少佐:1936年12月1日 - 緒方友兄 少佐:1938年12月15日
松型驱逐舰从1944年(昭和19年)起建造的战时量产型驱逐舰,被分類為一等驅逐艦。它和第一代神風型驅逐艦(日语:神風型駆逐艦 (初代))并列成为日本海軍建造量最多(32隻)和建造天数最少(約5个月)的驱逐舰。也是帝国海军的最后一种量产驅逐艦。 从橘号以后,本級艦又有被區分成橘型/改松型/松型改/改丁型/丁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