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國(1939年11月1日—2017年8月9日)[1]湖北羅田人,植物遺傳學專家。196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學系,獲得學士學位。曾任湖北省遺傳學會理事長,武漢大學教授。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

生平

  • 1939年,朱英國生於大別山區羅田縣。在貧困中長大,目睹了中國大量關於土地糧食的悲劇。[3]
  • 196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系,並留校擔任助教,師從任教於武漢大學的植物胚胎學家楊弘遠院士。
  • 1972年,朱英國開始進行水稻雄性不育和雜種優勢利用研究;因海南島氣候炎熱,每年可以比湖北多種一季水稻,可以大大加快水稻育種科研速度,於是,春夏之際,朱英國和他的隊伍留在湖北沔陽協作攻關,秋風一起,他們就奔赴廣西南寧。寒冬來臨,又轉戰海南島。直到次年4月,才揣着希望的種子返回湖北,開始了「水稻候鳥」的生活。
  • 1972年起,朱英國和武大生科院其它人員利用海南紅芒野生稻與常規稻雜交選育的秈稻配子體雄性不育系類型——紅蓮型,這項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 1973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協作組,朱英國被任命為組長。[3]
  • 1984年,經過大海撈針,農家品種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他和助手發現。經過3年繁複的雜交試驗,成功培育出品質優良的馬尾粘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馬協A。此後,以朱英國為首的研究組先後培育出3個馬協型不育系。
  • 2002年,朱英國與團隊選育出紅蓮優6號,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此後又培育了紅蓮優6、珞優8號等。
  •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4][5]
  • 2008年榮獲「袁隆平農業科技獎」[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7年8月9日上午2時51分(北京時間)在武漢病逝,終年78歲。[1]

主要貢獻

  • 新型不育系和選育雜交水稻新品種
  • 合作育成水稻紅蓮型、馬協型兩種新的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及多個光敏核不育系
  • 紅蓮型、馬協型雜交稻和兩系雜交稻實現了產業化,得到了大面積推廣
  • 克隆紅蓮型雄性不育與育性恢復基因,在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物學基礎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 發表研究論文150餘篇,合著專著4部
  • 國家發明二等獎
  • 自然科學三等獎等多項獎勵
  •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國家「973」計劃先進個人
  •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 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大會獎

「沒入學先下田」成師訓

「研究生第一堂課就是在田裡上的。」胡駿2001成為朱英國的碩士研究生,他說朱老師的研究生入學第一堂課都必須來到育種稻田現場,要求學生到田裡看看水稻樣子,分析長勢。胡駿說,朱老師特別注重深入實地觀察指導,在育種基地,不管炎炎烈日,不管泥水多深,朱老師都要堅持下田看材料,親自指導對水稻的觀察,避免認識粗淺。「沒入學,先下田。」多年來,對朱英國院士招收的研究生而言,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新生9月才報到,但在此前的農忙季節里,就會跟着學長做實驗或下田。水稻抽穗揚花期間,學生們還會到鄂州實習。

「我們培養出的學生,都不怕吃苦,懂得生產實踐知識、了解農業發展情況。」朱英國很是為學生們驕傲。他也知道,有些學生一開始也不太習慣,比如郊外實驗基地蚊蟲較多,女生們住不慣,但是漸漸也就練出來了。他曾夸2014年畢業的博士生田裴秀子,說:「別看她是女生,很能吃苦。為了做研究,還專門到田裡去捉蟲子。」朱英國說,注重實踐是學院一直以來的傳統,必須一代一代傳承,進一步推動生命科學的特色學科發展,為我國三農事業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農業科研常常與「苦、累、髒」聯繫在一起,朱英國常鼓勵學生們:「敬業精神很重要,生活苦點沒關係,精神不能垮。」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將夢想刻在心頭,將足跡印在田頭。 朱英國既鼓勵手下以田地為課本,在田地里歷練;更鼓勵他們以課本為田地,在攻讀中成才,不斷充實、完善、超越自我。[6]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