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為朱文端的其他人物,請見「朱文端」。朱軾(1665年—1736年),字若瞻,號可亭,江西省瑞州府高安縣艮下村(今屬高安市村前鎮)人。 生平 朱軾自幼苦讀,「束身勵行,通經史百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中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浙江巡撫、吏部尚書,有惠政,居官廉潔,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諸生至宰相,食不二味,衣不鮮華,而愛國忘家,唯民休戚是念,凡所學必以身踐之」。雍正命朱軾在懋勤殿設講壇,教育弘曆,被譽為「帝師元老」。[1]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雍正賜詩:「忠豈唯供職,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為國福蒼生。」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十七日卒於京城。贈太傅,諡文端,次年歸葬故里。 佚事 《清稗類鈔》載其「河目海口」。[2] 注釋 [1]袁枚《神道碑》: 「公奉世宗詔,侍皇上青宮最久。皇上登極未一載,仁言聖政,重累而下,九州八陔,靡不異音同嘆,慶堯舜復生,然則公啟飫之功可以想見。」 [2]《清稗類鈔·卷六十五》:朱文端河目海口 高安朱文端公軾,字若瞻,生而宏聲廣顙,雙顴插髩,大口長目,步闊二尺。二十三歲入學,二十九中鄉試,主司宋大業見之,即曰:「河目海口,惟吾先公。今復見子。」大業,文恪子也。 參見 朱軾墓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清史稿/卷289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