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住梵語pūrva),佛學術語,指原先已存在之物。這個名詞來自起源於古印度的哲學思想,用來指稱含藏在有情生命中的 常住不變的自我,在佛教教內,也以神我來指稱本住。

字源

梵語pūrva意為過去。在過去已有,因此被漢譯為本住。

概論

在《中論》中,大乘佛教開創者那嘎呵朱訥論師舉出認為有本住的學派作為例子,這個學派認為,在眼耳等六根中,接收了外界的法,產生了受,若是本住不存在,就沒有感受的自體,因此在生命中,預先就存在了一個本住[1],接着那嘎呵朱訥論師舉出了不少理據來批駁這個説法,他聲稱六處人我是密不可分的,離開六處便沒有人我,故此便知道沒有預先存在的本住[2]

在《大智度論》中,那嘎呵朱訥論師曾經宣稱六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由於䆁尊不曾提及第七識,因此便知道眾生無我[3]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