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音樂獎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獎是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在臺灣舉辦的金曲獎現行頒發獎項。1990年首屆金曲獎設最佳女演唱人獎後,自1991年第3屆起,女演唱人獎依語言分設國語女演唱人獎及其它語言之演唱人獎至今,並於2007年第18屆更名為「最佳國語女歌手獎」。2021年第32屆起,該獎項更名為「最佳華語女歌手獎」[2]。獲獎者有「金曲歌后」之美銜,該獎項在台灣樂壇中具有舉足輕重分量,相當有代表性[3]。目前的得獎紀錄保持者為蔡健雅,贏得4屆獎項;入圍14次的張惠妹,則為入圍紀錄保持者。
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獎 | |
---|---|
第35屆金曲獎 | |
授予對象 | 演唱者在參賽作品之整體表現,且該演唱者應於報名作品曲數三首以上(含三首)[1] |
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臺灣) |
主辦單位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
首次頒發 | 1991年 |
最近頒發 | 2024年 |
應屆得主 | 詳見得獎暨入圍名單 |
官方網站 | tavis |
1990年,首屆金曲獎設立「最佳女演唱人獎」。
1991年,第3屆起,演唱人獎始依照演唱語言劃分為「國語歌曲」及「方言歌曲」兩類。
2007年,第18屆起,更名為「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首屆典禮採現場評分制。未以演唱國語歌曲為主而得獎或入圍者,姓名後 以「#」標示。
年份 (屆次) |
得獎者 | 專輯名稱 | 其他入圍者 | 備註 |
---|---|---|---|---|
1991 (第3屆) |
陳淑樺 | 《一生守候》 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 |
[8][9] | |
1992 (第4屆) |
高勝美 | 《經典金選(1)》 上格唱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10][11] | |
1993 (第5屆) |
葉蒨文 | 《明月心》 飛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12][13] |
1994 (第6屆) |
張清芳 | 《左右》 點將股份有限公司 |
|
[14][15] |
1996 (第7屆) |
陳淑樺 | 《生生世世》 台灣滾石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
|
[16][17] |
年份 (屆次) |
得獎者 | 專輯名稱 | 其他入圍者 | 備註 |
---|---|---|---|---|
2021 (第32屆) |
田馥甄 | 《無人知曉》 何樂音樂有限公司 |
[66][67] | |
2022 (第33屆) |
蔡健雅 | 《DEPART》 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
|
[68][69] |
2023 (第34屆) |
A-Lin | 《LINK》 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70] | |
2024 (第35屆) |
孫盛希 | 《BOOMERANG》 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
在正式舉辦金曲獎之前,電視金鐘獎頒發歌星演員獎[71]。以下為得獎名單︰
統計 | 名字 | 數據 | 備註 |
---|---|---|---|
獲獎最多次的女歌手 | 蔡健雅 | 4次 | 第17、19、23、33屆 |
入圍最多次的女歌手 | 張惠妹 | 14次 | 第9、10、11、12、13、14、16、18、19、21、23、26、27、29屆 |
獲獎時間相隔最久的女歌手 | 蔡健雅 | 相隔10年再獲獎 | 第23屆、第33屆 |
獲獎時間相隔最短的女歌手 | 張清芳 | 2年 | 第6屆、第8屆 |
蔡健雅 | 第17屆、第19屆 | ||
入圍最多次後終於獲獎的女歌手 | 張惠妹 | 4次 | 入圍第9、10、11、12屆,於第13屆得獎 |
王菲 | 入圍第7、10、11、12屆,於第15屆得獎 | ||
A-Lin | 入圍第20、22、23、26屆,於第34屆獲獎 | ||
入圍最多次但尚未獲獎的女歌手 | 梁靜茹 | 6次 | 第15、16、17、19、20、31屆 |
首次入圍至獲獎歷時最長的女歌手 | A-Lin | 14年 | 第20屆首次入圍,於第34屆獲獎 |
首次獲獎時最年輕的女歌手 | 高勝美 | 23歲 | 於第4屆首次獲獎 |
首次入圍時最年輕的女歌手 | 鄧紫棋 | 21歲 | 於第24屆首次入圍 |
首次獲獎時最年長的女歌手 | 林憶蓮 | 47歲 | 於第24屆首次獲獎 |
首次入圍時最年長的女歌手 | 巴奈 | 52歲 | 於第32屆首次入圍 |
入圍時間相隔最久的女歌手 | 楊乃文 | 14年 | 第11屆、第25屆 |
連續入圍最多次的女歌手 | 張惠妹 | 6次 | 第9屆至第14屆 |
首次入圍女歌手後立即獲獎 | 江蕙 | 7人 | 首次入圍第1屆後獲獎 |
蔡琴 | 首次入圍第2屆後獲獎 | ||
葉蒨文 | 首次入圍第5屆後獲獎 | ||
齊豫 | 首次入圍第9屆後獲獎 | ||
楊乃文 | 首次入圍第11屆後獲獎 | ||
彭佳慧 | 首次入圍第27屆後獲獎 | ||
艾怡良 | 首次入圍第28屆後獲獎 | ||
得過新人獎且獲女歌手獎 | 孫燕姿 | 3人 | 第12屆新人獎、第16屆獲獎 |
彭佳慧 | 第8屆新人獎、第27屆獲獎 | ||
徐佳瑩 | 第21屆新人獎、第29屆獲獎 | ||
首張專輯同時入圍新人獎和女歌手獎 | 順子 | 4人 | 第9屆 |
家家 | 第24屆 | ||
蘇運瑩 | 第27屆 | ||
洪佩瑜 | 第34屆 | ||
得過其他語種歌手獎且獲女歌手獎 | 彭佳慧 | 1人 | 第34屆最佳客語歌手獎、第27屆獲獎 |
得過最佳樂團獎且獲女歌手獎 | 戴佩妮 | 1人 | 第26屆最佳樂團獎、第25屆獲獎 |
得過演唱組合獎且獲女歌手獎 | 陳珊妮 | 2人 | 第17屆演唱組合獎、第20屆獲獎 |
田馥甄 | 第14屆重唱組合獎、第32屆獲獎 |
年份 (屆次) |
得獎者 | 評審票選過程 |
---|---|---|
1997 (第8屆) |
張清芳 | 張清芳勝辛曉琪8分 |
1998 (第9屆) |
齊豫 | 齊豫勝張惠妹4分 |
1999 (第10屆) |
順子 | 第一輪:順子第一,張惠妹第二,辛曉琪第三,那英第四,王菲第五(部分評審為張惠妹和辛曉琪翻案,最終辛曉琪翻案成功,進入第二輪);第二輪:順子勝辛曉琪3票 |
2000 (第11屆) |
楊乃文 | 第一輪:楊乃文、范曉萱出線;第二輪:楊乃文勝范曉萱1票 |
2001 (第12屆) |
那英 | 第一輪:那英、王菲、張惠妹出線;第二輪:那英10票、王菲5票 |
2002 (第13屆) |
張惠妹 | 第一輪:張惠妹、林憶蓮、順子出線;第二輪:順子被淘汰;第三輪:張惠妹勝林憶蓮 |
2003 (第14屆) |
莫文蔚 | 歷經多輪投票,莫文蔚、順子、張惠妹進入討論。最後一輪:莫文蔚勝順子1票 評審意見:除了製作班底在水準之上外,莫文蔚個人特色鮮明,雖然在音準上稍有暇疵,但敘述式的唱腔帶動了音樂感動的本質[86]。 |
2004 (第15屆) |
王菲 | 第一輪:王菲、梁靜茹、戴佩妮出線;第二輪:王菲9票、梁靜茹8票、戴佩妮2票;第三輪:王菲以壓倒性票數勝出 評審意見:王菲唱來輕描淡寫,卻深入淺出,勾出世間情,精緻用心,題材都在生活之中[87]。 |
2005 (第16屆) |
孫燕姿 | 第一輪:孫燕姿、梁靜茹出線;第二輪:孫燕姿險勝梁靜茹 評審意見:孫燕姿的聲音輕鬆、自然、呈現完全沒有壓力的聲音,而且音樂極具創意,因而在第二輪最後一次投票時險勝[88]。 |
2006 (第17屆) |
蔡健雅 | 歷經四輪投票,蔡健雅、陳綺貞、戴佩妮進入討論,蔡健雅最終勝出 評審意見:蔡健雅的歌聲詮釋巧妙、自在,再加上作曲的才華,因而在第四輪投票時勝出[89]。 |
2007 (第18屆) |
蔡依林 | 歷經三輪投票,蔡依林、戴佩妮、張惠妹進入討論,蔡依林最終獲得三分之二評審認同 評審意見:評審認為蔡依林是全方位、有世界觀的歌手,作品多元、技巧流暢,而競爭對手戴佩妮的新作未如前作出色,比較像原地踏步,張惠妹則是製作物應該更對味,讓其功力可以更盡情發揮,因而判斷由蔡依林得獎[90]。 |
2008 (第19屆) |
蔡健雅 | 第一輪:蔡健雅、張惠妹、莫文蔚出線;第二輪:莫文蔚被淘汰;第三輪:蔡健雅勝張惠妹 評審意見:評審認為蔡健雅的作品概念完整,傳達力強,唱法沒有壓力,而主要競爭對手張惠妹的高音不夠放鬆,因而判斷由蔡健雅得獎[91]。 |
2009 (第20屆) |
陳珊妮 | 只有一輪:陳珊妮9票、A-Lin 5票 評審意見:陳珊妮將人聲和樂器的表現充分融合,嗓音有個人特色,把「聲音的演員」詮釋得很好,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勝出[92]。 |
2010 (第21屆) |
張惠妹 | 只有一輪:張惠妹16票 評審意見:張惠妹以阿密特之姿自我突破,激烈的實驗風格成功再創全新音樂品牌,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以壓倒性票數勝出[93]。 |
2011 (第22屆) |
莫文蔚 | 第一輪:每位評審可投3票,莫文蔚17票、A-Lin 14票、何韻詩12票出線;第二輪:莫文蔚12票、A-Lin 7票、何韻詩1票 評審意見:莫文蔚對各種音樂風格的了解和掌握度高,歌曲演繹、聲音使用方式都相當到位,因而在第二輪投票時勝出[94]。 |
2012 (第23屆) |
蔡健雅 | 第一輪:蔡健雅、魏如萱、張惠妹出線;第二輪:蔡健雅12票、魏如萱4票、張惠妹3票 評審意見:蔡健雅在專輯中和樂隊同步錄製,以現場、臨場方式演繹歌曲並使歌聲融入音樂,歌聲表現最佳,因而在第二輪投票時勝出[95]。 |
2013 (第24屆) |
林憶蓮 | 只有一輪:林憶蓮以壓倒性票數勝出 評審意見:專輯歌曲難度極高,但林憶蓮願意嘗試挑戰、力求突破,每首歌都演唱到位,順利完成挑戰。林憶蓮身兼製作人,決定專輯的個性和態度,帶領華語歌壇走向新方向,成功滿足前瞻性、開創性,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以壓倒性票數勝出[96]。 |
2014 (第25屆) |
戴佩妮 | 只有一輪:戴佩妮12票、蔡健雅8票 評審意見:戴佩妮的聲音柔軟中又有強大感動力,自在遊走在音樂之間,進步幅度大,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勝出[97]。 |
2015 (第26屆) |
aMEI[註 2] | 第一輪:aMEI、莫文蔚、徐佳瑩出線;第二輪:aMEI票數過半[98] 評審意見:評審認為莫文蔚用唱歌說故事所表達的情緒是公認一等一的,而aMEI在專輯中嘗試了不同音樂,除了說故事,還有更多張力的表現,因而在第二輪投票時勝出[99]。 |
2016 (第27屆) |
彭佳慧 | 歷經三輪投票,彭佳慧、小霞、蔡健雅進入討論。最後一輪:彭佳慧10票,小霞及蔡健雅各獲3票[100] 評審意見:彭佳慧用不同方式詮釋歌曲,真實、完整,演唱技巧純熟,音樂能聽到心底,跨越傳統的錄音精準保留聲音中最精彩的部分。她在作品中表現出色,讓聲音從過往的奔放走向收斂,成功打動女性,因而在第三輪投票時勝出。 |
2017 (第28屆) |
艾怡良 | 第一輪:艾怡良、魏如萱、家家出線;第二輪:艾怡良10票、魏如萱8票[101] 評審意見:艾怡良的聲音非常具渲染力,不單能演繹過往擅長的靈魂樂風,現在更可以詮釋不同風格,且意外的渾然天成,因而在第二輪投票時勝出。 |
2018 (第29屆) |
徐佳瑩 | 只有一輪:徐佳瑩11票,aMEI及彭佳慧各獲4票[102] 評審意見:徐佳瑩的聲音有溫度、有細膩,這張專輯集近年功力之大成。評審一致認為她唱得很舒服,遊刃有餘,聲線動人,每首歌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勝出。 |
2019 (第30屆) |
林憶蓮 | 只有一輪:林憶蓮、蔡依林進入討論;最終林憶蓮以壓倒性票數勝出[103] 評審意見:林憶蓮是少數的細聲線唱將,即便演藝生涯推出無數專輯,聲音上的進步和改變卻從未停止。專輯中她投入大量想法,對各方面要求細緻,是女歌手的典範,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勝出。 |
2020 (第31屆) |
魏如萱 | 第一輪:魏如萱、王若琳出線;第二輪:魏如萱勝王若琳1票[104] 評審意見:魏如萱的唱功紮實,聲音使用和技巧處理純熟,演唱口氣、情感俱佳,vocal聽得出細膩的細節,有很多可塑性和驚喜,因而在第二輪投票時勝出。 |
2021 (第32屆) |
田馥甄 | 第一輪:田馥甄、譚維維、萬芳、孫盛希出線;第二輪:萬芳、孫盛希被淘汰;第三輪:田馥甄10票、譚維維7票[105] 評審意見:田馥甄從偶像團體就一路摸索自己的方向,現在變得更成熟。作品選擇突破,極具個人特色又雅俗共賞,因而在第三輪投票時勝出。 |
2022 (第33屆) |
蔡健雅 | 只有一輪:蔡健雅票數過半[106] 評審意見:柔軟的療癒唱腔,展現收比放更難的實力。歌者身兼製作人,音樂掌握更全面,編曲素樸單純又能打動人心,唱出溫暖和力量,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勝出。 |
2023 (第34屆) |
A-Lin | 只有一輪:A-Lin票數過半[107] 評審意見:結合強大的音樂能量和立體感十足的舞台演出,將製作物帶到不可思議的水平,靠一支麥克風就能撐起一片精彩的舞台,因而在第一輪投票時勝出。 |
2024 (第35屆) |
孫盛希 | 歷經三輪投票,孫盛希、楊乃文進入討論。最後一輪:孫盛希勝楊乃文2票[108] 評審意見:音樂掌握遊刃有餘,完整詮釋專輯概念。聲音與情感表達無拘無束,足以代表現今華語女歌手的強悍面,因而在第三輪投票時勝出。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