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經濟的歷史由早期原住民從事的漁牧業為導向的經濟逐漸轉變為以原材料出口和大型服務業為主的經濟,並在193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受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從1973年起,支持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在皮諾切特軍政府期間推動了智利經濟改革計劃,主張建立自由市場經濟,實行全面對外開放,由過去的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進口替代工業化戰略轉向出口導向外向型發展戰略,創造了智利奇蹟。期間外包、自雇、灰色經濟以及婦女勞動力都有所發展。[1][2]
自1990年以來,智利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繼續軍政府的經濟政策,並增加社會開支以減少貧困。 智利的出口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穩步上升,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增長減緩。[3]世界銀行資料顯示,2018年智利人均GDP已接近1.6萬美元,同時經濟增速也近4%,遠超南美洲平均水平。智利被譽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發達經濟體」,其發展經驗也被稱為「智利模式」。
原始經濟
在智利北部 ,土著群體主要從事狩獵採集,馴化了大羊駝並掌握了灌溉技術。骨頭項鍊、金和銅製品等奢侈品說明出現了社會階層的分化 。 [4] 在西班牙人到智利之前,土着人口集中在伊塔塔河 到奇洛埃群島之間[5],利用森林生產木柴、纖維和木板[6]。存在刀耕火種和灌溉兩種不同的農業[7][8]。南部海岸則有軟體動物、藻類、甲殼類和魚類等資源。[6]阿拉卡盧夫人和雅加人則分布在智利南部。[9]
殖民經濟
1541年,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在智利建造了聖地亞哥[10],在1544年建造了拉塞雷納,最後在1553年圖卡佩爾戰役中死亡。[11]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大片土地,強迫印第安人從事農業勞動或採掘貴重金屬,給當地人民造成嚴重災難。[12]16世紀的智利經濟以大規模生產為導向。 西班牙殖民者使用大量的土着奴隸,實行監護征賦制,通過西班牙國王,以便防止過激行為。[13]
阿勞卡尼亞戰爭後西班牙人失去了兩個黃金地區和最大的土着勞動力的來源。[14] 但在整個西班牙語美洲,經濟重心從採礦業轉移到農業和畜牧業[15]。 17世紀,智利土着人口下降,監護征賦制的作用也越來越小[16],甚至跨越安第斯山脈從庫約地區引入勞動力[17]。
智利奇蹟
1960年,智利人均GDP已邁入了3000美元。自此之後的三十年間,智利人均GDP並未拉開與拉美平均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七八十年代,明顯落後於地區水平。由於智利在1979年6月實施了以39智利比索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導致了嚴重的貿易失衡。泡沫最終在1982年末破裂,智利經濟跌入了一個持續了兩年多的嚴重衰退之中。
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着外向型改革的全面鋪開,智利社會經濟實現了騰飛,且在人均收入超過10000美元後,持續保持穩健增長。2007年已達到10502美元,按世界銀行標準,智利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1月,智利與「富國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簽署協議,正式成為該組織第31個成員。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這一數字已超過15000美元,成為拉丁美洲最繁榮穩定的國家之一。[18]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