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悖論最早是在科幻小說中提到的。這個悖論的必要前提是:人類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三維空間之後的「第四維」——時間,能夠回到過去或者未來。[1]

概念

在這個前提下,有多種「時間悖論」的表達方式。這是其中一種。[1][2]

最為著名的「時間悖論」是「祖父悖論」:某人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殺害了自己的祖父。既然祖父已死,就不會有其父親,也不會有他;既然他不存在,又怎麼能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呢?因此時間就會有衝突。

與之對應的,既然有回到過去的悖論,也會有到達將來的「先知悖論」:某人到達未來,得知將發生的不幸結果A,他在現在做出了避免導致結果A的行動,到達結果B。那麼結果A在未來根本沒有發生,他又是如何得知結果A的呢?(即A和B不可能相遇的悖論)

另外存在「命定悖論」,與「祖父悖論」相似:某人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殺害了自己的祖父。既然祖父已死,就不會有其父親,也不會有他,把自己從(這個平行世界分支的)時間洪流中「消去」。

就嚴肅的物理學理論而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存在着不違背已知的物理法則改變時間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只是一種科學幻想。為了解決「時間悖論」,也有多種假設,比如比較盛行的「平行宇宙」假說,認為我們的這個世界在宇宙中還有許多相似的「複製世界」,當某人回到過去做了一些改變,他就進入了另一個平行世界(即未來因為他的行動已經改變的世界),並且依照自己原本要改的去做你要改變的事,但其實並不是你改變過去或未來,而是你去到了另一個世界。你也是有可能回到你原本所存在的世界,但機率極小而已。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