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ISBN 978-0-7923-3867-3. 中古汉语相关 切韵音 廣韻 韻圖 三十六字母 中古漢語聲母 四声 入声 另见 原始汉藏语 漢語史 漢語音韻史 原始汉语 上古漢語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中古汉语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中古汉语 东方语言学 Guillaume Jacques
中古聲母中古漢語聲母是中古漢語的聲母系統。中古漢語早期和晚期的聲母有所不同,早期聲母以切韻音系聲母為代表,晚期聲母以三十六字母為代表。 相传唐末沙门守温创制三十字母,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母,后来衍生为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所代表的是中古晚期的聲母系統。 晚清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
近代汉语近代漢語是漢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近代漢語衍生自中古漢語,其起點一般定於北宋或宋末元初(詳見宋代汴洛音、元代音系),包括了明清官話(詳見明初官話音系、明清官話音系)。近代漢語的研究依據,主要为現代白话文文献。 自北宋起,由上古漢語支出或中古漢語通語支出的多支方言(包括:早期
漢語史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即為上古漢語,周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无可考,据传当时的标准语是周代标准语的前身。一般認為所有漢語方言均源自上古漢語:大部分漢語方言繼承自後世的中古漢語,而閩語白話音則約於漢代自上古漢語分支出來。 目前第一個已知的漢字系統是商代(公元前1766-1
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学(historical Chinese phonology)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语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学科,属語言學的分支;在漢學研究語境下常省略「漢語」而直接简称为音韵学、声韵学。 漢語音韻學研究漢語語音從古至今的變化,因此現代語言學把它歸類於歷史語言學(歷時語言學);與之相對的是研究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