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存統(1899年11月12日—1970年11月29日)[1],又名施復亮、施伏量,號伏圖,化名方國昌,筆名光亮、亮、伏量、子充、子由、半解等,男,浙江金華人,中國學者,中共早期活動家。
生平
1899年11月12日生於浙江金華縣源東鄉。1917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今杭州高級中學)。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發起成立研究新文化的「新生學社」,並參與創辦《浙江新潮》,在第2期上發表反對傳統家庭制度的《非孝》一文,引發一師風潮。1919年底,離開杭州赴北京。1920年1月加入「北京工讀互助團」,3月,該團解散,回到上海。經俞秀松介紹,認識《新青年》的主編陳獨秀,從此拋棄無政府主義,轉向馬克思主義,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參與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8月參與成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赴日本留學,抵達日本後,通過陳獨秀、李達介紹與周佛海取得聯繫。1921年4月,周佛海向施存統去信,傳達陳獨秀的指示。陳指派周施「兩人為駐日本代表,聯繫日本同志」,推廣中國共產黨。學者將之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日本小組於此時正式成立。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施存統和周佛海互相推薦對方代表出席會議。最終,周佛海以日本留學生代表身份出席會議[2]。
1921年8月,共產國際為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派張太雷聯繫日本共產黨人。張太雷通過施存統聯繫上日本共產黨,此前施存統已引起日本警方關注。12月,施存統與部分日本共產黨員一同被捕。關押10餘天后,於12月28日被驅逐出境,登船回國。途中,施存統對押送警察表示:「中國眼下文化運動正盛,將來再興起工人運動、軍隊運動,相信必定能夠赤化。日本將來也有可能赤化。……總之,我將來不會拋棄現在信奉的主義,還要更加研究它。[3]」1922年回國後,施存統出席中共二大。同年5月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大上當選團中央書記,兼任團中央機關報《先驅》的主編。1924年1月,離開團中央,任中共上海區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後到上海大學、廣東中山大學、黃埔軍校、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任教。1927年初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教官、政治部主任。同年國共分裂後脫離中國共產黨。
後來他曾任上海大陸大學教授、廣西大學教授。1929年後,從事譯著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和經濟學著作工作,先後翻譯三十幾本著作,發表論文近百篇。1937年之後抗戰期間,為文化界救國會領導人之一。1945年底與黃炎培、章乃器等發起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曾當選為民建中央常委和副主席。
1949年他作為民建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後任勞動部第一副部長。
1970年11月29日他病逝於北京。
著作
他翻譯了許多馬列主義著作,寫作出版了許多經濟學專著。著有《現代唯物論》、《中國現代經濟史》、譯有《資本制度淺說》、《世界史綱》、《社會進化論》等。
家庭
在上海大學任教授時,施存統與學生鍾復光結為伴侶。改名為施復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