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部派佛教十二分教和九分教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方廣或方廣經(梵語:Vaipulya),又作方等或方等經(梵語:Vaitulya;巴利語:Vetulla),又作廣破、有明(巴利語:Vedalla),亦譯為廣大、廣博、廣解、廣平、無比等,音譯作毗佛略、毘富羅、鞞佛略、斐佛略、斐肥儸、為頭離、毗陀羅(毗、毘通用,略、畧通用)等,有時冠以「大」(mahā)稱爲「大方廣」(Mahā-vaipulya)、「大方等」(Mahā-vaitulya)[1];佛家語,指「言辭廣博、眾生平等的甚深之法」,爲部派佛教十二分教和九分教之一,大乘佛教把菩薩藏相應教當作方廣,故用為大乘佛教之代稱[2]。
梵語和巴利語各有幾個詞源。
方廣本是部派佛教十二分教或九分教之一,因以大乘理論爲主要內容,故在大乘佛教興起後,特用以指稱大乘佛教及其理論,稱方等部。
在大乘佛教經典中,有時冠以「大」(或譯「摩訶」;mahā)稱爲「大方廣」(Mahā-vaipulya)、「大方等」(Mahā-vaitulya),再突出其義理宏大,如《大方廣佛華(花)嚴經》、《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方等大集經》、《大方廣地藏十輪經》[1]。
圓教(天台宗、華嚴宗)[註 1]認為,釋迦佛在對應眾生根機說不同程度的佛法,稱爲五時八教,五時說法的第三時即「方等時」,在阿含經(阿含時)之後,因佛說阿含經後見一切聞法者信心堅定,於是開始「大乘、小乘」一併宣說,又往往在說法中「貶小褒大」,「歎大褒圓」,促其進趨菩薩教法。此時的經典有《維摩詰經》、《思益經》、《楞伽經》、《首楞嚴三昧經》、《金光明經》、《勝鬘經》等[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