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線大爆破

1975年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幹線大爆破》(日語:新幹線大爆破)是一部1975年上映的日本動作驚悚電影,該片由佐藤純彌執導,主演陣容包含高倉健千葉真一宇津井健。該劇情講述了一場圍繞「新幹線時速降至80公里以下即爆炸」的危機展開的對抗劇,故事主要描寫設置炸彈的犯人、全力應對危機的日本國有鐵道、循線追蹤並逐步逼近犯人集團的警方,以及在列車上陷入恐慌的乘客。警方為阻止災難發生,展開調查以追蹤犯人並尋找拆除炸彈的方法。

事实速览 新幹線大爆破, 基本資料 ...
新幹線大爆破
基本資料
導演佐藤純彌
監製天尾完次日語天尾完次
坂上順
編劇佐藤純彌
劇本小野龍之助
佐藤純彌
原著加藤阿禮(原案)
主演高倉健
千葉真一
宇津井健
配樂青山八郎
攝影飯村雅彥
剪輯田中修
片長日本 152分[1]
美國 115分
法國 100分
產地 日本
語言日本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日本 1975年7月5日
英屬香港 1975年9月10日
美國 1976年1月1日
法國 1976年6月30日[2][3]
發行商東映
預算5億3000萬圓[4]
关闭

本片被Netflix重拍成《新幹線驚爆倒數》(2025年),由樋口真嗣執導[5]

演員列表

主要人物

其他

特別出演

未列名

製作

製作人員

  • 監督:佐藤純彌
  • 企畫:天尾完次日語天尾完次、坂上順
  • 原案:加藤阿禮
  • 腳本:小野龍之助、佐藤純彌
  • 攝影:飯村雅彥、山澤義一、清水政郎
  • 美術:中村修一郎、桑名忠之
  • 錄音:井上賢三
  • 照明:川崎保之丞、梅谷茂
  • 監督補佐:岡本明久日語岡本明久
  • 剪輯:田中修
  • 紀錄:勝原繁子
  • 擬斗協力:日尾孝司日語日尾孝司
  • 劇照拍攝:加藤光男
  • 進行主任:東一盛
  • 裝置:畠山耕一
  • 裝飾:米沢一弘
  • 化妝:住吉久良蔵
  • 美容:宮島孝子
  • 服裝:河合啓一
  • 演技事務:山田光男
  • 現像:東映化學日語東映化学
  • 音楽:青山八郎
  • 主題曲:RCA唱片
  • 特殊撮影:小西昌三(NACフィルムエフェクト)、成田亨(モ・ブル)、郡司製作所
  • 協力:日本無線日語日本無線株式会社旭光學工業株式會社、谷村新興製作所、イスのコトブキ

沿革

Thumb
光號列車即電影的主要舞台。

1974年5月,東映社長岡田茂日語岡田茂_(東映)與東映東京攝影所企劃部長天尾完次日語天尾完次商討尋找新的電影題材,岡田希望導演佐藤純彌構思一部類似當時美國災難片的作品,如《火燒摩天樓》與《大地震》,認為這類題材在日本市場也會受到歡迎[6][7] 。佐藤與製片人阪上順決定以「無法停下的新幹線」作為劇情核心,並與編劇大野龍之介前往大雪山的一家飯店閉關創作長達一個月。期間,佐藤負責撰寫劇本的前半部分,而大野則負責後半部分。[7][8]

岡田下令東映東京攝影所全體製作該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該攝影所當時熱衷於工會運動[9],甚至曾在岡田宅邸發起示威並導致逮捕事件,但卻沒有拍出一部成功的電影。天尾完次(以及鈴木則文)此前主要負責東映京都的製作業務,但由於東京攝影所在當時存有關閉計畫,岡田為了徹底改革該攝影所而發起了該電影的製作。

佐藤憑藉自身過去製作收音機的經驗,了解到一種機制可讓炸彈在達到特定速度後自動啟動,這一概念成為故事的核心[7]。此外,他觀察到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大企業持續擴張,許多小企業卻因競爭而倒閉,而學生運動的影響力也逐漸衰退。因此,他決定讓故事聚焦於社會底層,塑造三名主角:因公司倒閉而陷入困境的企業老闆、退出激進運動的前學生運動成員,以及作為廉價勞工來到都市謀生的年輕人,並設定他們的動機是向政府索取賠償。這使得《新幹線大爆破》不同於當時的美國災難片,不僅是一部緊張刺激的動作電影,還融入了社會批判的元素[7]

在這樣的理念下,電影製作逐步推進,儘管當時正值三菱重工爆炸事件等一系列針對大型企業的爆炸事件(連續企業爆破事件)頻發,警方對此高度戒備。岡田社長提出「讓企劃更加靈活,將社會上引起關注的事件迅速拍成電影」的方針,甚至傳出東映準備將企業爆破事件搬上銀幕的消息,並著手製作以三億日圓事件時效到期為題材的電影《實錄三億圓事件 時效成立日語実録三億円事件_時効成立》。這些舉動使警方頗為不滿,認為「東映總是在企劃一些不太合宜的電影」。[10][11]

佐藤認為,若單純區分正反派角色,故事將顯得過於單調,因此電影採用了「國鐵、警方、犯人」三方對立的敘事結構,使劇情更具張力[7]。拍攝期間,製作組曾向日本國鐵尋求協助,但國鐵對片名《新幹線大爆破》感到不滿,建議更改為《新幹線驚險一刻》或《新幹線追緝網》,但東映拒絕修改[7]。由於JNR內部審批程序繁瑣,每次回覆都需召開會議,導致製作進度延誤約一個月。最終,東映在趕工情況下,幾乎未作修改便批准了最終成片[7]

選角

由於片名較為敏感,製片人阪上順認為需要強大卡司來吸引觀眾,因此特別邀請多位知名演員參演,即便部分角色僅出現在一個場景中,也仍選擇重量級演員出演[7]

最初,製作團隊曾考慮由菅原文太日語菅原文太擔任主演[12],但他的妻子在讀完劇本後認為「列車才是主角」,因此勸他拒絕出演[7]。隨後,阪上順將劇本交給高倉健。儘管當時高倉正與東映談判準備離開公司,他仍對劇本表現出興趣,最終決定接演。[13][14]

此外,佐藤原本希望由原田芳雄飾演犯人小賀,但對方拒絕了邀約,稱他「不喜歡任何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東西」。[15]最終由山本圭擔綱此角[7]。佐藤因過去曾與宇津井健合作,且在片場經常見到他,因此選擇他飾演與高倉健形成對比的「柔和」角色。而千葉真一則將原本戲份不多的列車工程師角色詮釋得更具層次,使其比劇本設定更加立體[7]

拍攝

電影拍攝歷時40天。為了呈現真實場景,製作團隊搭建了兩節新幹線車廂及一座東京站的月台[7]。起初東映曾向國鐵交涉,希望能獲得新幹線0系電聯車的實景拍攝合作。[16][17]然而,國鐵以「新幹線安全」作為宣傳口號,提出:「《新幹線大爆破》這個標題會影響新幹線的形象。[18]

1974年12月,國鐵進一步表態:「目前,每週都會接到一次關於新幹線安置炸彈的來電。即使可能是惡作劇,我們仍需讓列車停靠最近的車站進行檢查。這類電影可能會引發模仿犯罪,因此應立即中止製作。」

1975年2月初,國鐵正式通知東映,他們無法提供80%的拍攝合作。東映甚至以「要製作兒童教育電影」為理由再度請求,但依舊遭到拒絕。到了同年4月,國鐵明確表示不會提供任何協助由於無法獲得國鐵的支持,1975年3月至4月間,電影的公開製作陷入停滯。[19]期間,製作團隊評估如何在國鐵不合作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完成拍攝。為解決這一問題,攝影師偷偷搭乘列車拍攝沿途畫面,並在後製階段透過藍幕技術合成[7]。此外,由於無法取得拍攝列車運行控制室的許可,製作組安排一名外國演員假扮德國列車工程師,成功進入國鐵內部並秘密拍攝,後續再根據拍攝資料搭建場景[7]

部分場景則採用縮尺模型拍攝。例如,濱松站兩列列車交會的片段,特效團隊特別租用一台潛望鏡攝影機來拍攝該鏡頭,僅該設備的租賃費便高達每日100萬日圓[7]

劇中登場的「光號列車109號」 列車,其迷你模型每輛長約1公尺多,整列12輛編成,全長達12公尺,並製作了2套,共計24輛。這兩組模型的製作費用共 2,000萬日圓,模型的實際製作則交由長期從事電影與電視特攝的郡司製作所負責,本片的特攝由成田亨擔任特殊技術指導[20]。迷你模型的新幹線並非自走式,而是透過類似小型滑雪跳台的30度斜坡讓列車滑行,以模擬實際行駛的效果,片中都市背景並非模型,而是 放大後的黑白照片貼在面板上,再加以上色,這是成田亨為了降低製作成本所提出的創意。

為了強化特攝拍攝效果,劇組租借了當時最先進的「Snorkel Camera」,其 每日租金高達100萬日圓。這類攝影機過去主要用於商業廣告,而本片則成為史上第一部使用該攝影機的電影,並且持續使用了約1個月。

發行

《新幹線大爆破》於1975年7月5日在日本首映,並於1976年1月1日在北美上映。法國於1976年6月30日上映時更名為《超級列車109》。導演佐藤表示,該片在法國大獲成功,並提到海外片商購買電影時「似乎」包含了自行剪輯的權利。

海外發行部分,是岡田社長透過透過空手道電影的海外出口,指示東映國際部積極開展東映作品的海外銷售,認為「必須製作出口電影來賺取收入」。《新幹線大爆破》在海外的銷售是透過1975年6月12日至15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第21屆亞洲影展成功完成的。

在國內上映結束後的秋季,東映組織了一個針對美國記者的試映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評論指出該片「作為通俗娛樂電影,其水平超越了一般水準」,「久違的日本電影」等。特別是在美國產業雜誌《Variety》中受到了高度評價。由於日本的新幹線已經在全球廣為人知,因此該片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截至1975年9月初,已經簽訂了超過15萬美元的出口合約。

要求中止上映

東映為了宣傳《新幹線大爆破》,設立了第二次由社長擔任本部長的特別動員對策本部,決定了封切劇場的票房排名前十,並送出豪華獎品與獎狀,還舉行了「乘客救援場景創意徵集」等活動,針對中小學生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該片的宣傳費用達到了東映創立以來的最高金額——「9500萬日圓」。

然而,國鐵對電影的製作一直抱有懷疑態度,認為這部電影不會成形,並未加以重視。然而,當東映開始組建大規模拍攝場景並準備爆破國鐵的新幹線時,國鐵感到震驚,認為這樣的情節會對新幹線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1975年6月23日,國鐵的山崎忠政以公文的形式向東映提出了抗議,要求中止電影上映,理由是擔心電影中涉及爆炸情節會引發社會不安,並提到數年前曾經有模仿《天國與地獄》情節的誘拐案件發生。

東映對此回應強烈,認為 電影的拍攝和宣傳計劃已經完成,且已投入了 億3000萬日圓的製作費用,拒絕停止拍攝,並對國鐵的抗議表示不滿,強調影片內容經過充分的考慮,並無意引起社會恐慌。此外,東映質疑國鐵的抗議書格式,認為這種形式的抗議不具實質意義。隨後,國鐵開始對電影的宣傳進行反擊,要求全國車站撤下東映的海報,並威脅要對侵犯肖像權的迷你新幹線模型及站台場景提起訴訟。[21]

評價

由於電影製作進度的延誤,試映會未能如期舉辦。然而,儘管有些延遲,試映會還是舉行了幾場。影評人荻昌弘對電影的評價較為積極,他認為,《新幹線大爆破》雖然在一些方面可以挑出弱點,但整體作為一部日本娛樂電影,它無疑做得非常出色。特別是在沒有國鐵合作的情況下,影片展現出高度的製作密度和對鐵路技術的深入探討。他指出,電影中的劇本和導演手法蘊含了深厚的情感和誠意,並且能夠有效地反映出政府和國鐵在電影最後部分的冷血態度,這讓整部電影顯得更為沉重且有深度。[22]

在《周刊明星》上,大黑東洋士日語大黒東洋士稱這部電影「很有趣,感覺有類似《天國與地獄》的震撼力」。深澤哲也則指出,電影的情節手法和《雷公彈英語uggernaut_(1974_film)》有相似之處,穂積純太郎認為電影整體不顯得廉價,且超出了預期,但覺得影片有些冗長。評論中也提到,電影中的一些角色描寫顯得陳腐。儘管存在一些問題,評論者還是對電影的演技和導演表達了肯定。《映畫芸術》雜誌在1975年10至11月號中指出,《新幹線大爆破》透過集結各種可能的數據建構了緊張感,影片內容密度高,令人目不暇給。此外,雜誌對電影的思想性給予了肯定,認為影片不只是娛樂作品,也警示了現實政治中的問題,並且呈現了相當深刻的社會批判。[23]

《新幹線大爆破》在1975年10月號的《鐵道Journal日語鉄道ジャーナル》雜誌中遭遇了批評,儘管電影作為娛樂作品本身是可以自由創作的,但雜誌對其在設定和鐵路設備方面的處理提出了許多錯誤的批評。儘管雜誌的部分評論對電影表達了肯定,但大部分批評依舊集中在技術和道德方面的問題。[24][25]

在2002年7月《新幹線大爆破》DVD發行時,《電影旬報》將該片評為「和製災難片的巔峰」,並指出,儘管《新幹線大爆破》之後也製作了許多和製災難片,但無論是出演陣容的豪華程度還是內容的精彩程度,都沒有任何作品能夠超越它。

家庭媒體

東映影像於2002年6月21日發行DVD[26],2005年12月9日推出收錄法語與英語版本的兩碟裝「海外版」DVD,並於2017年10月25日發行藍光版。[27] The film was released on Blu-ray on 25 October 2017.[28]

美國方面,Crash Cinema於2004年5月18日將《新幹線大爆破》與《骷髏13九龍之首日語ゴルゴ13_九竜の首》和《直撃! 地獄拳日語直撃! 地獄拳》合輯收錄在「千葉真一動作收藏」區域1DVD中[29]。 2007年11月20日,BCI Eclipse在「千葉真一收藏」DVD套裝中收錄日文原版與英文版,套裝還包括《骷髏13九龍之首》、《必殺女拳士日語必殺女拳士》、《保鑣尖牙日語ボディガード牙》、《帶孩子殺人拳日語子連れ殺人拳》及《女必殺拳日語女必殺拳[30]。 2016年12月13日,Twilight Time發行限量3,000份的Blu-ray版本[31][32]。 2023年11月,Discotek Media推出2K修復版Blu-ray,並重建了來自2K修復素材的英文版本。[33]

在英國方面,Optimum Home Releasing將英語配音版與《殺手蝙蝠》和《戰國自衛隊》收錄於「千葉真一收藏Vol.2」區域2DVD中[34]。 2023年4月24日,Eureka Entertainment發行Blu-ray版本。[35]

影響與相關作品

小說化

1975年,勁文社出版了由佐藤純彌和小野龍之助共同撰寫的小說版《新幹線大爆破》。

英國的懸疑小說家特雷弗・霍伊爾英語Trevor Hoyle以筆名約瑟夫・蘭斯(Joseph Rance)與加藤阿禮(Arei Kato)共同撰寫該片的英語小說版,該版本於1980年在英國出版,1981年在美國出版,1992年被翻譯成七種語言。[36]

重拍版

重拍版《新幹線驚爆倒數》2025年4月23日在Netflix上線,由樋口真嗣執導,草彅剛主演。與原版不同,重拍版的故事設定在「隼號列車」上[37]

類似作品

1980年印度電影《燃燒列車英語The_Burning_Train》採用了類似的劇情設定。

1994年美國動作片《捍衛戰警》部分靈感來自《新幹線大爆破》與1985年電影《失控列車英語Runaway_Train_(film)》。編劇葛瑞漢·尤斯特英語Graham Yost的父親、加拿大電視節目主持人艾爾維·尤斯特(Elwy Yost),曾向他提及《失控列車》,並誤以為該片的失控列車是因為車上安放了炸彈。實際上,這情節出自《新幹線大爆破》。在觀看《失控列車》後,葛拉漢認為若改為裝有炸彈的公車,且必須維持時速20英里以上才能避免爆炸,會更具緊張感。後來朋友建議將此速度提升至50英里[38]

2012年印度電影《致命列車英語Tezz》亦借鑒了《新幹線大爆破》的諸多元素。

2022年,美國獨立製片公司瘋人院影業推出山寨版電影《孑彈列車》(Bullet Train Down),為《子彈列車》(2022年)的惡搞英語Mockbuster之作,劇情與《新幹線大爆破》相似。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