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潛鴨學名Aythya marila)為鴨科潛鴨屬鳥類,俗名鈴鳧、東方蜆鴨。分布於歐亞大陸、冰島、北美洲、印度、日本、朝鮮、歐洲西部沿岸、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河北山東、長江以南東部各省、廣東廣西等地,主要棲息於內陸水面、南方海岸、海港、河口、池塘以及河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歐洲北部Lapland。[2]夏季,它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和歐洲最北端繁殖。冬季,它會遷徙到北美、歐洲和日本的海岸地區。

事实速览 斑背潛鴨, 保護狀況 ...
斑背潛鴨
Thumb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鴨科 Anatidae
屬: 潛鴨屬 Aythya
種:
斑背潛鴨 A. marila
二名法
Aythya marila
Thumb
关闭
Thumb
Aythya marila

雄性斑背潛鴨比雌性大,頭部較圓;它們有明亮的藍色喙和黃色眼睛。其頭部為深色,帶有綠色光澤;胸部黑色,腹部白色,翅膀上有一道白色條紋。雌性大多為棕色,翅膀上同樣有白色條紋。它們的喙為暗藍色,臉上有白色斑塊。

斑背潛鴨在靠近水的地方築巢,通常在北方湖泊的島嶼上或漂浮的植物墊上。它們在兩歲時開始繁殖,但第一年就開始築巢。雄性有複雜的求偶行為,這發生在返回夏季繁殖地的遷徙過程中,並以形成單配偶制的配偶關係結束。雌性會產下六到九枚橄欖褐色的。卵在24到28天內孵化。覆蓋著絨羽的小鴨在孵化後立即能夠跟隨母鴨尋找食物。

斑背潛鴨以水生軟體動物、植物和昆蟲為食,通過潛水到23英尺的深度獲取食物。它們形成的大群體被稱為 "rafts",數量可達數千隻。它們的主要威脅是人類活動,儘管它們也被貓頭鷹、臭鼬、浣熊、狐狸、土狼和人類捕食。自1980年代以來,斑背潛鴨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然而,它們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仍被列為無危物種。[1]

分類

斑背潛鴨於1761年由卡爾·林奈正式描述,命名為雙名法 Anas marila模式產地拉普蘭[3][4] 這個物種現在被歸入由德國動物學家弗里德里希·博伊於1822年為斑背潛鴨引入的潛鴨屬(Aythya)。[5][6]

屬名Aythya源自古希臘aithuia,指的是亞里士多德等人提到的海鳥,可能指的是鴨子、海雀或其他海鳥。物種名marila來自希臘語,意為木炭灰或煤塵。[7]

至少有兩個斑背潛鴨亞種被認可。指名亞種A. m. marila分布於從北歐到西伯利亞東部,位於勒拿河以西。北美的種群被認為是另一個亞種A. m. nearctica[8],其特點是通常額頭較高,雄性背部有更明顯的波紋狀斑紋,初級飛羽上的白色較少。marila 東亞的斑背潛鴨(從勒拿河以東到白令海)介於兩個亞種之間,有時被歸為其他亞種或作為一個獨立亞種A. m. mariloides,儘管後者名稱無效,因為它首先用來描述的是小斑背潛鴨(A. affinis)。[9] 根據體型差異,一個更新世古亞種Aythya marila asphaltica 也由謝列布羅夫斯基於1941年從阿塞拜疆比納嘎迪發現的化石中描述。斑背潛鴨的名字可能來自"scalp",一個蘇格蘭語北英格蘭英語中的貝床[10],或來自鴨子的求偶鳴聲:"scaup scaup"。

一項對潛鴨的系統發生分析,檢查了骨骼解剖和皮膚,發現斑背潛鴨和小斑背潛鴨是彼此最親近的親屬,鳳頭潛鴨是這對親屬中次近的親屬。[11]

Thumb
對比照片: 斑背潛鴨 (左上) vs. 鳳頭潛鴨 (Aythya fuligula)

描述

成年斑背潛鴨體長39—56 cm(15—22英寸),翼展71—84 cm(28—33英寸),體重726—1,360 g(1.601—2.998磅)。它有藍色的喙和黃色的眼睛,比其近親小斑背潛鴨重20%且長10%。[12] 雄鴨有一個帶有綠色光澤的黑色頭部,黑色的胸部,淡色的背部,黑色的尾巴和白色的腹部。雄鴨或公斑背潛鴨比雌鴨大,頭部較圓。雄鴨的腹部和兩側是亮白色的。其頸部、胸部和尾羽是光亮的黑色,而下側兩側是細波狀斑紋灰色。上翼有一條從翼鏡羽開始並沿飛羽延伸到翼尖的白色條紋。兩性腿和腳都是灰色的。

成年雌鴨的身體和頭部是棕色的,翅膀上的白色標記類似於雄鴨,但略顯暗淡。它在喙基部有一道白色帶和棕色橢圓形斑塊,其喙的藍色比雄鴨的略暗。[13] 幼年斑背潛鴨看起來類似於成年雌鴨。斑背潛鴨雄鴨的非繁殖羽毛看起來類似於其繁殖羽毛,只是羽毛的淡色部分是暗黃灰色。[14]

在野外區分斑背潛鴨和小斑背潛鴨可能很困難。斑背潛鴨的頭部通常較圓,白色翼條較為明顯。其喙通常較大較寬,末端常有一個大的黑色甲片。北美亞種nearctica通常額頭較高,翅膀上的白色較少,介於歐洲亞種marila和小斑背潛鴨之間。[12]

分佈與棲地

斑背潛鴨環繞北極分佈,繁殖於北極圈內,既包括舊大陸(古北界)也包括北美洲(新北界)。夏季它分布於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歐洲北部。它也出現在亞洲,全年都在阿留申群島[15] 夏季棲地是沼澤低地苔原和淡水湖泊的島嶼。秋季,斑背潛鴨開始遷徙南下過冬。它們在北美洲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歐洲西北部沿岸、裏海黑海、日本沿岸、黃海東海過冬。[16] 冬季期間,它們出現在沿海灣、河口,有時也出現在內陸湖泊,如中歐的湖泊和五大湖[17][16]

在歐洲,斑背潛鴨在冰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海岸(包括波羅的海北部)、斯堪的納維亞高山和俄羅斯靠近北冰洋的地區繁殖。這些鳥在不列顛群島、挪威西部、瑞典南端、從布列塔尼到波蘭的海岸(包括整個丹麥)、阿爾卑斯山、亞得里亞海東部、黑海北部和西部及裏海西南部過冬。[18][19]

在北美洲,斑背潛鴨夏季分布於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昂加瓦灣哈德遜灣溫尼伯湖育空北部、曼尼托巴北部和薩克其萬北部。冬季分布於從北不列顛哥倫比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北美洲海岸,以及從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佛羅里達,以及五大湖和墨西哥灣的海岸。[16]

行為

繁殖

Thumb
蛋, 收藏於威斯巴登博物館

斑背潛鴨在苔原和針葉林中繁殖;據估計,75%的北美斑背潛鴨在阿拉斯加繁殖。它們通常在北方大湖的島嶼上築巢。斑背潛鴨在兩歲時開始繁殖,儘管它們可能在一歲時就開始築巢。雄性斑背潛鴨有一種柔和而迅速的哨聲,用於在求偶過程中吸引雌鴨,這個過程發生在晚冬至早春,牠們返回北方繁殖地的途中。雌性斑背潛鴨發出單調的、沙啞的「arrr-arrr-arrr-arrr-arrr」聲音。[20] 求偶過程複雜,最終形成單配對。[21]

配對的鳥兒在大型聚落中緊密地築巢,通常在水邊的島嶼或岸邊,或浮動的植被上。巢由雌鳥挖掘出淺坑並用她的羽毛襯裡而成。[12] 雌鳥產卵後,雄鳥會離開雌鳥[21],與其他雄鳥一起前往一個大而孤立的湖泊進行換羽。這些湖泊可能靠近繁殖地或數英里之外。選擇的湖泊每年都被同一群鴨子使用。最佳的換羽湖泊相對較淺,且有豐富的食物來源和遮蔽物。[22]

雌鳥會產下六到九顆橄欖色的蛋,[23] 並孵化24-28天。[24] 較大的卵數可能表明存在其他斑背潛鴨或其他鴨種的巢寄生現象。[25] 剛孵化的小鴨覆有絨毛,很快就能走路、游泳和自行覓食;然而,它們在孵化後40-45天才能飛行。[16][21] 脆弱的小鴨跟隨母親,母鴨保護它們免受掠食者的侵害。[21]

覓食

Thumb
一群覓食中的斑背潛鴨, 攝於東京灣, 日本

斑背潛鴨潛水以獲取食物,然後在水面上進食。[12] 它們主要食用軟體動物、水生植物和水生昆蟲。[20] 在夏季,斑背潛鴨會吃小型水生甲殼動物[12] 有報告稱,四隻斑背潛鴨在4月的芝加哥附近吞食冬眠中的豹蛙(其身體長度約5公分,或2英寸),這些蛙是它們從路邊淡水池中挖掘出來的。[26] 在淡水生態系統中,斑背潛鴨會吃種子、葉子、莖和根,以及莎草、塘藻、麝香草美洲苦草[13] 由於斑背潛鴨的蹼足和體重,它可以潛到6公尺(20英尺),並且能夠潛水達一分鐘,使它能夠到達其他潛水鴨無法獲取的食物來源。[27]

威脅

斑背潛鴨的影片

斑背潛鴨的常見掠食者包括貓頭鷹臭鼬浣熊狐狸郊狼和人類。[28] 斑背潛鴨經常被漁網纏住,因此每年有大量鴨子在網中溺亡。斑背潛鴨可以感染禽流感,因此未來的疫情有可能威脅到斑背潛鴨的種群。[15]

儘管斑背潛鴨面臨許多威脅,但對其生存的最大挑戰是人類開發和徑流混合導致的棲地退化。[29] 斑背潛鴨在換羽和冬季期間受到有機氯污染物增加的威脅。油和污水污染也威脅著這種鴨子。由於80%的斑背潛鴨種群在城市化的大西洋遷徙路線過冬,這些鴨子受到高水平有機污染物的影響,食物和棲地中的重金屬含量也增加。[17]

一組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研究斑背潛鴨在五大湖區的遷徙情況,發現100%的雌性斑背潛鴨和77%的雌性小斑背潛鴨體內的含量增加。硒是一種在某些土壤中自然存在的半金屬微量元素,動物生命需要微量硒,但過量硒會導致生殖危害且高度有毒。在五大湖區遷徙過程中,斑背潛鴨有可能通過食用入侵的斑馬貽貝而攝入硒,這可能導致雌鴨不育[30] 雌鴨的不育導致種群減少。

在對107隻斑背潛鴨的研究中,所有樣本中均檢出的痕跡,不同組織中金屬濃度各不相同。進一步分析顯示,腎臟中的鎘含量最高,肝臟中的銅和錳含量最高,肝臟和胃中的鋅含量最高,肺部和肝臟中的鐵含量最高。[31] 比較性別時,濃度沒有差異。

保育

斑背潛鴨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無危物種。[1] 在空中種群調查中,斑背潛鴨和小斑背潛鴨一起計數,因為從空中看它們幾乎一模一樣。據估計,斑背潛鴨約佔大陸斑背潛鴨種群的11%。自1980年代以來,斑背潛鴨的種群數量一直在穩步下降。一些主要原因包括棲地喪失、污染物、繁殖棲地的變化以及雌鴨生存率下降。2010年美國斑背潛鴨種群調查顯示有420萬隻斑背潛鴨,[32] 而全球斑背潛鴨種群調查估計有120萬到140萬隻成熟斑背潛鴨。[15] 除了空中種群調查,還有斑背潛鴨的鳥類環志計劃。給它們戴上金屬腿環,這樣如果斑背潛鴨被獵人殺死或被另一個環志小組捕獲,可以將環上的號碼報告給生物學家和野生動物組織。這些環志計劃提供了關於遷徙模式、捕獲率和生存率的寶貴數據。[33]

Thumb
斑背潛鴨誘餌,雄性在左邊,雌性在右邊。每個都附有鉛重。

人類互動

斑背潛鴨在北美和歐洲是一種受歡迎的獵禽[34] 它們在丹麥、德國、希臘、法國、英國和愛爾蘭,[34] 以及伊朗被獵殺,既用於運動也用於商業目的。[16] 斑背潛鴨被用霰彈槍獵殺,因為它們必須在飛行中被擊中,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