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旦頌》(A Satana)是意大利詩人焦蘇埃·卡爾杜齊的一首長詩。全詩有54段,每段4句,以ABCB的方式押韻。該詩借鑑了祝酒歌的模式,風格十分奔放。[1]1863年9月,卡爾杜齊回到佛羅倫薩,以印刷波利齊亞諾的作品,在整夜的失眠中,他試圖將自己的新從之前的消沉中超脫出來。於是他醞釀了這首詩,該詩鼓勵人們衝破宗教體制,追求人間的幸福。1865年11月該詩在皮斯托亞以Enotrio Romano為筆名首次發表;1867年以相同的筆名發表了完整版添加了最後一段。現在的版本是1881年修改後的版本。[2]
《撒旦頌》將撒旦視為反叛精神的化身。開篇即說,「對萬物存在的你,首先造成無限的,物質和精神,理性和感情。正當斟滿的夜光杯中,葡萄美酒晶瑩閃耀,透過瞳孔的明亮,燦爛着人的心靈」。在光明的世代,人們卻乞靈於撒旦,而無論上帝還是神甫都無法阻擋他。撒旦降臨了,他藐視上帝、暴君和教皇,將青春、愛和快樂灑向大地。最終,詩的末尾,萬民向撒旦獻香起誓:「汝已擊敗,教士之耶和華」。[3]在給詩人的諾貝爾獎授獎詞中,瑞典學院的威爾森認為,卡爾杜齊並沒有宣揚「撒旦主義」,而只是推崇光明和自由思想,譴責蔑視人權的苦修主義。晚年的卡爾杜齊不看好這首詩,只將其稱為「俚謠」。[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