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樓社荷蘭語TarauSotanauSuatenauwZoatalauSwatalauw等;閩南語Thah-lâu),文獻亦記載為「搭樓社[註 1],屬台灣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鳳山八社之一。當時為臺灣島上最大的聚落,位址約為今日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九如鄉洽興村一帶,最大勢力範圍可能曾經到今日高雄市大樹區。近年來,塔樓番社兩地積極復興其傳統文化。

歷史

荷蘭治台時期就有塔樓社的記載。為報復荷蘭士兵被殺,以及意圖控制台南、高雄平原,荷蘭大員當局與新港社聯軍在1635年聖誕節發動搭加里揚之戰,攻擊堯港、大岡山附近、今阿公店溪南岸、當時勢力強盛的搭加里揚社,搭加里揚社與南方鄰近社群從高雄平原遷逃到屏東平原,1636年2月4日,搭加里揚社與三分社的代表,包括塔樓社(荷蘭語:Zoatalau,《巴達維亞城日記》郭輝漢譯為「三貂嶺」),前往大員投降認錯簽訂和約,接受荷蘭的統治,荷軍完全清空高雄平原。[1][2][3]1650年的村落人口調查,塔樓社多達2,160人,為平埔族聚落人口最多者[4]。後因瘟疫等因素,人口略減,但仍為馬卡道族主要分布之一。乾隆年間,為了抵禦生番,施行屯番制,將許多馬卡道族壯丁移往土牛邊界靠近山區的隘口守衛,如舊寮阿拔泉,加上漢人聚落的形成,改變了塔樓社的人口組成。古契也顯示,塔樓社番曾至高樹鄉思覓安(今司馬村)、賽子腳(今鹽樹村),甚至到河對岸的蘭坡嶺開墾。1789年的「大清一統輿圖臺灣圖」當中,已改稱塔樓庄。

歷史上塔樓社族人可能從塔樓村遷移至九塊厝後庄番社庄(今九如鄉洽興村、耆老村一部份),《平埔番調查書》記載為雍正八年,一說在清領後期或日治時代。1915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該年尚有七十餘位的熟番居民居住在後庄,為原鳳山八社存留最多族人之地。1935年,小川尚義之《台灣高砂語言分布圖》中,還可見武洛溪西方的番社庄被標示為平埔聚落。今日塔樓村之土地公祠還有石頭公金身,番社有「公廨店」、「公廨廟」等地名[5],兩地亦有許多平埔族傳說遺世。[6]

風俗

塔樓社族人漢化程度較深,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記載,塔樓社「童子四五人,能誦詩書句」。[7]學者考察古契後,發現乾隆47年(1782年)社民開始使用漢姓潘,嘉慶年間亦有趙、王、鄭等姓,至道光年間不再出現番名,[8]可能代表馬卡道族已遷出或完全漢化。此外,當地關於番王的傳說亦有姓楊[9]、姓陳[10]等,都顯示出塔樓社族人的較深的漢化程度。

註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