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法壽(?—?),小名烏頭,東清河郡繹幕縣(今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人,祖籍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劉宋、北魏官員。
房法壽的曾祖房諶在後燕擔任太尉掾,隨慕容德遷移到齊地,房諶的子孫因此在當地定居,於是為東清河郡繹幕縣人[1]。房法壽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他小時候喜愛射獵,輕率勇敢,聚結一群小人進行偷盜。房法壽的堂叔房元慶、房范鎮等人都因房法壽犯事而被州郡有關部門深加責罰,日子一久,清河房氏的族人對房法壽都深感憂懼。房法壽二十歲左右,州里徵召他擔任主簿。後來由於母親年邁,房法壽就不回應州郡的任命,經常偷殺別人的豬和牛,來供養母親。房法壽所招募身強力壯的人,經常有上百人[2][3]。
房法壽的母親去世一年多以後的泰始二年(466年),正逢沈文秀、崔道固起兵響應劉子勛。明僧暠、劉乘民起兵響應宋明帝劉彧,討伐沈文秀。房法壽也與清河郡太守王玄邈一起在西屯起兵,合力討伐崔道固。王玄邈以房法壽為司馬,屢次擊敗崔道固的軍隊,歷城守軍十分懼怕房法壽。房法壽獲加號綏邊將軍、魏郡太守[3]。劉子勛死後,崔道固、沈文秀全都又歸附於宋明帝,雙方於是停戰。崔道固害怕房法壽煽動擾亂百姓,就急切的要把房法壽外派,房法壽表面上裝做準備行裝而內心不願離開[4][5]。
正好房法壽的堂兄弟房崇吉在升城,被北魏將軍慕容白曜所打敗,房崇吉的母親和妻子被拘押在慕容白曜的軍隊裡。房崇吉逃回到他的舊居。房法壽與房崇吉年齡和志向都略為相似,親緣關係則是共曾祖的堂兄弟。房崇吉由於母親妻子被慕容白曜的軍隊俘獲,就托請房法壽替他設法相救。房法壽既不想到南邊去,恨崔道固對自己逼迫,又從情理上憐惜房崇吉的母親和妻子。當時崔道固以兼治中房靈賓都督清河郡、廣川郡軍事,戍守盤陽。房法壽就與房崇吉暗中策劃襲擊房靈賓,攻占了盤陽,接着歸降於慕容白曜去贖取房崇吉的母親和妻子。慕容白曜派將軍長孫觀等人從大山南側過馬耳關趕赴盤陽,送回了房崇吉的母親和妻子。起初,崔道固派兵圍攻盤陽,房法壽等人在城中拒守二十多天,長孫觀領兵趕來,崔道固軍才逃散。長孫觀領兵抵達盤陽,城中人很害怕。當時劉宋給事中崔平仲想要回到江南,從歷下前往圍困盤陽的軍隊中,與十餘名騎兵遙遠的同房法壽對話,房靈賓秘密的派人將崔平仲捕獲。當初房法壽攻克盤陽後,經常把房靈賓囚禁在偏屋,既然得到崔平仲,就招致房靈賓和崔平仲同處一室,送給酒食,敘述北魏軍隊天亮將要入城的意圖。半夜,房法壽在北城用繩索將崔平仲和房靈賓等十餘人吊出城外[6]。長孫觀的軍隊進入城中,表請北魏朝廷下詔令以房法壽出任平遠將軍,與韓麒麟一起擔任冀州刺史[3],督運租糧。朝廷任命房法壽的堂兄弟房靈民為清河郡太守,房思順為濟南郡太守,房靈悅為平原郡太守,房伯憐為廣川郡太守,房叔玉為高陽郡太守,房叔玉之兄房伯玉為河間郡太守,房伯玉的堂弟房思安為樂陵郡太守,房思安之弟房幼安為高密郡太守,以安撫他們初來歸附之心[7][5]。
等到歷城、梁鄒歸降北魏之後,房法壽、房崇吉等人與崔道固、劉休賓一同到達京師平城。北魏朝廷以房法壽為上客,房崇吉為次客,崔道固、劉休賓為下客。房法壽所享受的供給,僅次於薛安都等人。後來房法壽依據功勞獲爵位為壯武侯,加授龍驤將軍,並獲賜給田宅、奴婢。房法壽生性好酒,樂於施捨,他的親戚故舊賓客全都與他同饑飽,因此他的酒罈里常常不豐足。畢眾敬等人都同他友好往來。太和年間,房法壽去世,朝廷贈予平東將軍、青州刺史,諡號敬侯[8][9],一說諡號簡侯[10]。
崔僧祐與房法壽、畢眾敬、薛安都等人都不和睦[11]。房法壽等人告發崔僧祐歸順北魏沒有誠意,崔僧祐被拘捕一年多,因為大赦獲得釋放[12]。
房法壽籍貫雖然還在東清河郡繹幕縣,但在他這一代已經遷移到東廣川郡武強縣(今山東省鄒平市)居住[10]。
- 房伯祖,北魏幽州輔國長史、莊武伯
- 房叔祖,北魏安東將軍、郢州刺史、魏昌子
- 房幼愍,北魏安豐郡新蔡郡二郡太守
- 房氏,嫁北魏明威將軍、安北府司馬崔猷[13]
《北史·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房法壽,小名烏頭,清河東武城人也。曾祖諶,仕燕,位太尉掾,隨慕容氏遷於齊,子孫因家之,遂為東清河繹幕人焉。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房法壽,小名烏頭,清河繹幕人也。幼孤,少好射獵,輕率勇果,結群小而為劫盜。從叔元慶、范鎮等坐法壽被州郡切責,時月相繼,宗族甚患之。弱冠,州迎主簿。後以母老,不復應州郡之命。常盜殺豬牛,以共其母。招集壯士,常有百數。
《北史·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法壽幼孤,少好射獵,輕率勇果,結諸群小為劫盜,宗族患之。弱冠,州迎主簿。後以母老,不復應州郡命,常盜殺豬羊以供母。招集壯士,恆有數百。仕宋為魏郡太守。法壽從祖弟崇吉,母妻為慕容白曜所獲,托法壽為計,法壽與崇吉歸款於白曜。詔以法壽為平遠將軍,與韓騏驎對為冀州刺史。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母亡歲余,遇沈文秀、崔道固起兵應劉子勛。明僧暠、劉乘民起兵應劉彧,攻討文秀。法壽亦與清河太守王玄邈起兵西屯,合討道固。玄邈以法壽為司馬,累破道固軍,甚為歷城所憚。加法壽綏邊將軍、魏郡太守。子勛死,道固、文秀悉復歸彧,乃罷兵。道固慮其扇亂百姓,遂切遣之。而法壽外托裝辦而內不欲行。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二》:慕容白曜進屯瑕丘。崔道固之未降也,綏邊將軍房法壽為王玄邈司馬,屢破道固軍,歷城人畏之。及道固降,皆罷兵。道固畏法壽扇動百姓,迫遣法壽使還建康。會從弟崇吉自升城來,以母妻為魏所獲,謀於法壽。法壽雅不欲南行,怨道固迫之。時道固遣兼治中房靈賓督清河、廣川二郡事,戍磐陽,法壽乃與崇吉謀襲磐陽,據之,降於慕容白曜,以贖崇吉母妻。道固遣兵攻之,白曜自瑕丘遣將軍長孫觀救磐陽,道固兵退。白曜錶冠軍將軍韓麒麟與法壽對為冀州刺史,以法壽從弟靈民、思順、靈悅、伯憐、伯玉、叔玉、思安、幼安等八人皆為郡守。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初,長孫觀之將至盤陽也,城中稍以震懼。時劉彧給事中崔平仲欲歸江南,自歷下至圍城軍中,與十餘騎遙共法壽語,靈賓密遣人捕執之。始法壽克盤陽之後,常禁靈賓於別齋。既得平仲,引與同室,致酒食,敘國軍明將入意。夜中,北城上縋出平仲、靈賓等十餘人。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會從弟崇吉在升城,為慕容白曜所破,母妻沒於白曜軍。崇吉奔還舊宅。法壽與崇吉年志粗相諧協,而親則從祖兄弟也。崇吉以母妻見獲,托法壽為計。法壽既不欲南行,恨道固逼切,又矜崇吉情理。時道固以兼治中房靈賓督清河、廣川郡事,戍盤陽。法壽遂與崇吉潛謀襲靈賓,克之。仍歸款於白曜以贖母妻。白曜遣將軍長孫觀等自大山南入馬耳關以赴盤陽,還崇吉母妻。初,道固遣軍圍盤陽,法壽等拒守二十餘日。觀軍至,賊乃散走。觀軍入城,詔以法壽為平遠將軍,與韓騏驎對為冀州刺史,督上租糧。以法壽從父弟靈民為清河太守,思順為濟南太守,靈悅為平原太守,伯憐為廣川太守,叔玉為高陽太守,叔玉兄伯玉為河間太守,伯玉從父弟思安為樂陵太守,思安弟幼安為高密太守,以安初附。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及歷城、梁鄒降,法壽、崇吉等與崔道固、劉休賓俱至京師。以法壽為上客,崇吉為次客,崔劉為下客。法壽供給,亞於安都等。以功賜爵壯武侯,加平遠將軍,給以田宅、奴婢。性好酒,愛施,親舊賓客率同饑飽,坎壈常不豐足。畢眾敬等皆尚其通愛。太和中卒。贈平東將軍、青州刺史,諡敬侯。
《北史·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及歷城、梁鄒降,法壽、崇吉等與崔道固、劉休賓俱至京師,以法壽為上客,崇吉為次客,崔、劉為下客。法壽供給亞於薛安都等,以功賜爵壯武侯,給以田宅奴婢。性愛酒,好施,親舊賓客率同饑飽,坎壈常不豐足。畢眾敬等皆尚其通愛。卒,贈青州刺史,諡敬侯。
《魏書校勘記·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一五》:與房法壽畢薩諸人皆不穆 按青齊降魏諸將無「畢薩」其人,「薩」當是「薛」之訛,指薛安都。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與房法壽、畢薩諸人皆不穆。法壽等訟其歸國無誠,拘之歲余,因赦乃釋。後坐與沙門法秀謀反,伏法。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員外散騎常侍清河崔府君墓誌銘並序」君諱猷,字孝孫,東清河東俞人。啟源命族,其來尚矣。少典誕炎,德感火瑞;營都於魯,王有」天下。歷八世五百餘年,伯夷為堯秩禮,四岳佐禹治洪,太師以翼周建國,穆伯因分封命」氏,君其後焉。弈葉英邵,官冕相襲。七世祖岳,元嵩,晉散騎侍郎。高祖蔭,道崇,大司農卿。祖」樂陵太守曠,元達,德懋鄉家,當世宗重。父清河太守靈瑰,言行無玷,名秀一時。故太傅領」尚書令文宣公,即君從父兄也。君風概夙成,識藝早立。年方志學,魏威南被,閨門非徙,便」堪冒險。奉饋供濟,尊卑誠\孝之厚,齊代以為美談。閨庭雍整,造腹歙嶷,樹言樹行,有禮有」法。太和十三年召補州主簿。十七年,高祖鸞駕南轅,創遷河洛。於時三府妙選,務盡門」賢。除君司徒行參軍,尋轉大將軍主簿,又補安南府司馬,除太尉騎兵參軍本國中正,除」本州別駕,又除大將軍府中兵參軍事。廿二年,兼員外散騎常侍,尉勞渦陽。還京,除司徒」府中兵參軍事,又除本郡太守。景明三年,除荊州征虜府長史,又加明威將軍。永平二年,除」定州安北府司馬。歷贊府僚,所在流稱,剖符作守,治有能名。享年弗永,以四年二月廿五」日遘疾終於洛陽暉文里宅,春秋五十八。延昌元年十一月廿八日葬於本邑黃山之陰」陰。策贈員外散騎常侍。脫懼陵谷頹徙,遺芳寂蔑,迺作銘曰:」姜川昺瑞,炎德降祥,丕烈不已,乃葉克昌。匡堯贊禹,翼武龕商,遙基藹藹,崇構堂堂。慶流」昆後,篤生明懿,齠丱夙成,幼弘禮義。追甘疇項,比能方智,民舉為難,在君為易。少離辜棘,」仁孝發中,負擔萬里,扎雨濛風。振彼餬口,濟此餼窮,救寒為暖,極窶為豐。履信履順,當享」眉壽,清組未終,黃髮未久。朝露溘焉,儵同丘阜,音形有翳,遺芳莫朽。」夫人同郡房氏。父法壽,青冀二州刺史,莊武侯。祖經,蓍縣令。」息彥進,年廿二。息彥發,年十三。息詳愛,年九。息藁,年三。」女始憐,年卅,適同郡房氏。夫沙,父靈民,琅耶東管二郡太守。」女止憐,年廿七,適同郡傅氏。夫驥,琅耶戍主。父僧恩,早終。」女玉樹,年廿五,適武威賈氏。夫淵,州都。父長休,州主簿,魏郡太守。女靜勝,年廿二。女善姜,年廿。女靜研,年十九。女遺姜,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