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簡稱保育會,全稱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戰時兒童保育會)是於1938年3月10日,為了拯救抗日戰爭時期親人被害、無家可歸的受難兒童,在漢口創立。保育會是國共兩黨合作的產物,它首創了中國歷史上沒有先例的戰時教育事業。

保育會理事長是宋美齡, 副理事長是李德全,常務理事有鄧穎超孟慶樹史良曹孟君沈茲九安娥張藹真陳紀彝郭秀儀唐國楨陳逸雲劉清揚黃卓群等人。八年間,保育會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先後成立了二十多個分會,六十多個保育院,拯救、培養、教育了近三萬名難童。抗戰勝利後,保育會完成其歷史使命,於1946年9月15日宣布結束。

成立

民國廿七年(1938年)3月10日「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戰時兒童保育會」在漢口正式成立,約有700多名中外來賓、政府官員、各界婦女人士參加會議;會中選舉理事五十五人,推定宋美齡擔任理事長,李德全馮玉祥夫人)任副理事長,組織內設秘書處以及設計、組織、宣傳、保育、經濟、運送六委員會,分工合作,於12日即開始辦公,積極進行保育工作。[1]

分會

戰時兒童保育會總會之下設有—四川、合江、成都、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浙江、貴州、福建、陝西、山西、陝甘寧邊區、香港等十三個分會,各分會下又轄有數目不等的保育院收容難童。[2]

而根據現有資料大略估計,自民國廿七年(1938年)至卅二年(1943年)止,國內共有十二個分會,四十五個保育院(含代養團體),國外則有香港荷屬南洋群島望加錫分會、三個保育院;[3]若將裁併院所加入計算,計戰時兒童保育會至三十五年結束保育工作時,[4]各地成立之保育院共61個[5],進行兒童保育的工作。

保育會的結束

民國卅五年(1946年)9月15日至20日,保育總會連續6天在重慶《新華日報》上刊登《戰時兒童保育會結束啟事》,全文如下:

我會因抗戰勝利,戰時保育任務已完。半年來,本會及各分會除將有家之在院保育生及習藝生商經善後救濟總署協助遣送還鄉外,其無家可歸者,已分別移交社會部各省社會處育幼院繼續教養。關於升學保育生,有家者亦已遣送回鄉;無家者仍繼續留川攻讀。均由教育部負責公費供應到高中畢業。所辦思克職業學校,已交重慶市政府接辦。本會業於9月15日結束,一切收支即行截止。特此公告。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