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盜龍(屬名:Gobiraptor)是蒙古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耐梅蓋特組的一屬偷蛋龍科恐龍,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小戈壁盜龍(Gobiraptor minutus),所知於一件不完整的單一骨骼――正模標本MPC-D 102/111。研究發現,戈壁盜龍和其它與之共享棲息地的偷蛋龍科沒有密切關係。[1][2]
發現與命名
2008年,韓國-蒙古國際恐龍探險隊在戈壁沙漠中南戈壁省的阿爾坦地(Altan Uul III site)發現一具偷蛋龍科化石。此化石隨後由金多權(Do Kwon Kim)進行準備。[1]
2019年,模式種小戈壁盜龍(Gobiraptor minutus)由李成金(Sungjin Lee)、李永南(Yuong Nam Lee)、阿努蘇·欽薩米(Anusuya Chinsamy)、呂君昌、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和欽佐里格·朝格特巴塔爾(Khishigjav Tsogtbaatar)命名並敘述。屬名取自化石發現地戈壁沙漠和拉丁語單詞raptor,意為「盜賊」。種名在拉丁語中意為「微小的」,指標本體型較小。由於該名稱是在電子雜誌上公布的,因此需要生命科學標識符來保證其有效性。該屬的標識符為16FF31F-8492-4BB4-9961-53E586A136EC,該物種的標識符則為53F0E7D7-EB76-4B8F-8801-AED4FE792E8C。[1]
正模標本MPC-D102/111是在耐梅蓋特組中發現的,可追溯到馬斯特里赫特階早期,距今約7000萬年,由帶有顱骨的部分骨骼組成,包括:顱骨下側、一個左眶後骨、下頜骨、最後一節與兩節前尾椎相連的骶椎、一個由七個前或中尾椎組成的椎系列、人字形骨、帶有一小塊肱骨的右肩關節、骨盆、兩個腿骨以及左腳,代表了一具未成年個體。[1]
敘述
敘述作者指出了該屬的一些顯著特徵,其中部分為自衍徵,即獨特的衍生特徵:方骨具有與方軛骨曲面所接觸的平面;下頜骨聯合在前部融合,頂端和前端異常增厚,而上表面向後擴張;每顆牙齒頂端的內側都有一個初級的研磨軸,上面有四個小型橢圓形咬合孔,內邊緣有一個發育不良的嵴;喙骨楔入齒骨突的上後部。[1]
此外,該屬具有幾個獨特的特徵組合,而這些特徵本身並不獨特:齒骨的大型外側開口前部水平拉長;齒骨前部沒有下支,有助於骨骼融合;喙骨單獨存在;股骨上,小轉子與大轉子被一道清晰的縫隙分開。[1]
古生態學
戈壁盜龍生活在一個半乾旱的濕地,由於其腳部不呈弓形,看似並不適合奔跑,因此作者認為它不太可能是食肉動物。其每個齒骨的頂部都有一個磨片,表面有小孔,厚實的前下顎專門用來粉碎雙殼類等食物(如甲食性和種食性)。[1]
參見
- 偷蛋龍類研究歷史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