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感染性心內膜炎(英語:infective endocarditis)或感染性內膜炎[4][5],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襲心內膜(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引起的感染疾病,常發生於心瓣膜上,在其表面形成內含病原微生物的血栓和贅生物[6][7](贅疣物[8][9],vegetation)[1]。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8月6日) |
感染性心內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 |
---|---|
又稱 | 細菌型心內膜炎 Bacterial endocarditis |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圖示,圖右上為正常二尖瓣,圖右下的二尖瓣有贅疣物 | |
症狀 | 發熱、瘀點、心雜音、容易疲倦、紅血球數量不足[1] |
併發症 | 瓣膜性閉鎖不全、心臟衰竭、中風及腎功能衰竭[2][1] |
病因 | 細菌性感染、真菌病[1] |
風險因素 | 血管性心臟病(包括風濕)、先天性心臟病、使用人工瓣膜、血液透析、靜脈藥物注射、心律調節器[3] |
診斷方法 | 依照症狀、血液培養、超音波結果判斷[1] |
治療 | 抗細菌藥、心臟外科[1] |
預後 | 死亡風險有25%[3] |
盛行率 | 每年每十萬人有五人[3]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心臟病學、感染科 |
ICD-10 | I33 |
ICD-9-CM | 136.9 |
MedlinePlus | 000681 |
最典型病原是細菌感染,偶見真菌性感染[1]。風險因子有瓣膜性心臟病(包括風濕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裝設人工瓣膜、心律調節器、進行血液透析,或者有靜脈藥物注射[3]。大部份的病原細菌是鏈球菌屬或葡萄球菌屬[1]。
在牙科手術後給予預防性抗細菌藥的效果目前還不明確[10],有些指引建議針對高風險者使用[1]。治療一般會用靜脈注射抗生素[1]。抗生素的選用會依血液培養的結果為主[1],偶爾也會需要透過心臟手術治療[1]。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每年發生率約每十萬人中會有5人[3],世界各地的盛行率有所不同[3],男性比女性容易感染[1],感染者有25%可能會死亡[3]。若無接受妥善治療,一般最後都會死亡[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