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物理學,是天體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研究恆星內部的結構與物理過程、恆星的演化、脈動與大氣內輻射以及緻密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等,它奠定了當代天體物理的基礎。[1]諾貝爾物理學獎多次頒給了恆星物理學領域相關的研究者。[2]
歷史
1920至1940年間,學術界出現了有關恆星內部結構、恆星大氣的著作,並定下了恆星物理學理論的基本框架,之後的進展則主要是觀測手段與數據分析能力,在20世紀60年代前後有一段飛速發展。如今,此學科已趨於成熟。[1]
主要內容
恆星的起源是本學科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它也關乎行星與生命的起源。目前研究者僅較為了解質量較小的行星形成過程,而對質量較大者仍不甚了解,不過近年來有一些進展。[2]
此分支主要研究恆星內部的物理過程、結構與演化[1]。在20世紀這部分內容乃是天體物理中成功的理論體系,應用也非常廣泛。進入21世紀後,由於恆星觀測數據的不斷增多以及數據處理方法的改進,這部分理論得以進一步發展。[2]
恆星的振動指恆星光度、視向速度、譜線輪廓等屬性的周期性變化,相關理論主要研究恆星振動的原因、規律、傳播範圍與方式等內容[1]。許多新興觀測方法與技術促進了該領域的發展,如今赫羅圖上多種位置、質量、演化階段的行星振動都已被觀測到[3]。
這個領域通過分析恆星的光譜來了解恆星的大氣結構以及化學組成。其研究成果或可對恆星起源問題(以及一些宇宙學問題)的解答有幫助。[2]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