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之子,天主教思高本譯為苦人拉丁語武加大譯本》:vir dolorum;英語:Man of Sorrows;德語:Schmerzensmann)出現在《希伯來聖經》中的《以賽亞書第53章第3節,被基督徒認為是對耶穌作為彌賽亞預言

3 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是憂患之子;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

4 祂誠然擔當了我們的憂患,背負了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5 那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創,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6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上主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

梅斯特·弗朗克畫作:《憂患之子、Arma Christi和天使》

形象發展

在歐洲,13世紀起,憂患之子像得到發展,在歐洲北部尤其流行。通常表現耶穌赤裸上身,帶着受難的傷口,尤其是手部和身體一側,通常戴着荊棘冠冕,有時還有天使出現。該圖像持續傳播,其複雜性的發展一直延續到文藝復興之後,但是其許多藝術形式,是中世紀晚期虔誠的最精確的視覺表現。[1]。它和聖母憐子圖(Pietà),是這個時期最流行的獻身圖像(Andachtsbilder)類型的圖像。

Thumb
一個複雜的版本,蓋爾特根·托特·辛特·揚斯(Geertgen tot Sint Jans),荷蘭,1486年,25 x 24 cm.[2]

這種像發展自拜占庭的Epitaphios 像,可能要追溯到8世紀。有一個神奇的拜占庭馬賽克像稱為憐憫的基督(Imago Pietatis),在12世紀被帶到羅馬主要的朝聖聖殿聖十字大殿。現在保存的只有複製品。到13世紀,憂患之子像(雕塑,繪畫)作為供沉思的對象,在西方越來越普遍。它的受歡迎程度繼續增長,並受到1350年教宗克雷芒六世舉行聖年大赦的推動[3]

憂患之子形象的各種版本都表現為基督帶着受難的傷口,包括矛傷。尤其是在德國,耶穌的眼睛通常是睜開的,看着觀眾;在意大利,緊閉的眼睛,表現死去的耶穌。對有些人這代表了基督的兩種性質 - 他作為人死了,但是作為神活着[4]。全身像最初於13世紀出現在德國南部的壁畫中,從14世紀初開始出現雕塑[5]。有時也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其他元素,包括Arma Christi(「基督的武器」)、十字架、從耶穌的一側或其他傷口的血流進的一個杯(強調聖體血)、拿着這些物體或托着耶穌本人的天使(梅斯特·弗朗克對兩者都加以表現),以及哀悼者或崇拜者[6]。「憐憫的寶座」是一幅三位一體的圖像,通常將耶穌描繪得身材矮小,作為憂患之子,由他的父支撐。

以賽亞書第53章第2節也得到了藝術圖解耶西的本(「祂在上主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干地。」)和耶穌像(「祂無佳形華美叫我們觀看祂,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

相關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