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4裝甲軍團 (德意志國防軍)
二戰時期德軍的裝甲編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4裝甲集團軍(德語:Panzerarmee)(在1941年2月15日至1942年1月1日期間編為第4裝甲集群(德語:4. Panzergruppe))是二戰期間德軍的一個裝甲編隊。作為德國國防軍的重要裝甲部隊,第4裝甲集群參加了1941-45年德蘇戰爭的關鍵戰役,包括巴巴羅薩行動、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和1943年的基輔戰役。
![]() |
Remove ads
第4裝甲集團軍的編成與巴巴羅薩行動準備
作為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為巴巴羅薩行動所做準備的一部分,1941年2月,大將埃里希·霍普納被任命為第4裝甲集團軍的指揮官。根據威廉·馮·李布元帥的計劃,該集團軍將作為北方集團軍群的一部分向列寧格勒推進。[1]1941年3月30日,希特勒在向約200名國防軍高級軍官發表的講話中,闡述了他對蘇聯發動一場意識形態性「殲滅戰爭」(德語:Vernichtungskrieg)的計劃。[2]他明確表示,他「希望即將到來的對蘇戰爭不按照軍事原則進行,而是作為一場對意識形態敵人的滅絕戰爭」,無論敵人是軍人還是平民。包括霍普納在內的許多國防軍指揮官都呼應了這一觀點。[3]作為第4裝甲集團軍的指揮官,霍普納向其部隊發布了一道命令:[4]
對俄戰爭是德意志民族生存鬥爭中的一個重要篇章。這是日耳曼人與斯拉夫人之間的古老鬥爭,是歐洲文化對抗莫斯科—亞洲洪流的防禦,也是對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抵禦。這場戰爭的目標必須是摧毀當今的俄羅斯,因此必須以空前的嚴厲來進行。每一次軍事行動在計劃與執行上,都必須由一種鐵一般的意志來引導,以便毫不留情、徹底地消滅敵人。尤其是,任何現今俄羅斯布爾什維克制度的擁護者,都不得被饒恕。 ——1941年5月2日[4]
這一命令是由霍普納主動下達給部隊的,早於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後來發布的為殲滅戰爭奠定基礎的正式指令,例如1941年5月13日的《巴巴羅薩法令》(英語:Barbarossa-Decree)以及其他命令。霍普納的命令甚至早於陸軍總司令部起草的《政治委員令》。[5]歷史學家于爾根·福斯特(德語:Jürgen Förster)寫道,霍普納的這道命令代表了一種「將希特勒的意識形態目標獨立地轉化為命令」的做法。[5]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