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

中国军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宗昌

張宗昌(1881年2月13日—1932年9月3日),效坤山東省掖縣人。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軍事將領,奉系要人。[1][2]為人粗魯好色,每到一處均嫖妓、收姨太太,但極仗義,在軍閥間一直有「此人夠意思」的評價[3]

事实速览 張宗昌, 個人資料 ...
張宗昌
Thumb
任期
20世紀
個人資料
別名狗肉將軍
混世魔王
三不知將軍
五毒大將軍
張三多
性別
出生光緒七年(1881年)1月15日
 大清山東省萊州府掖縣
逝世1932年9月3日(1932歲—09—03)(51歲)
 中國山東省濟南市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效命
軍銜上將軍
參與戰爭
經歷
关闭
Thumb

生平

早年

張宗昌在青少年時期闖關東,當過伐木工、鐵路工人,還在俄羅斯打過雜工,後組織工友,成為土匪[1][2]張西曼回憶,由於俄國軍警無法分辨華人中的罪犯,最後只得由當地的華商總會呈請當地政府設立若干門警,張宗昌即應徵成為了首批僱員之一;他從盜匪處金盆洗手,又從軍警處學會些不標準的俄語,最後也開始包庇海參崴華埠百萬街的不法產業並從中分紅。[4]

在奉系的崛起

1911年辛亥革命時,率綠林兄弟投靠山東革命軍都督胡瑛,後隨軍轉到上海,成為滬軍都督府都督陳其美手下的光復軍團長。1913年(民國2年)任江蘇陸軍第三師師長。同年,二次革命時,張宗昌奉命赴徐州抵禦袁世凱北洋軍的進攻,在陣前倒戈,成為北洋軍馮國璋手下。1916年(民國5年)春,陳其美上海起義,張宗昌派手下營長暗殺了陳其美。因此功績,張宗昌獲馮國璋提拔。同年11月,馮國璋就任副總統,張宗昌被任命為侍從武官長。[1][2]

護法運動爆發後,1918年(民國7年),張宗昌被任命為蘇軍(江蘇軍)第6混成旅旅長,隨張懷芝赴湖南參加同南方政府軍的作戰,大敗而歸。1921年(民國10年),張宗昌所部在江西吉安被江西督軍陳光遠解散。張宗昌隻身逃回北方。[1][2]

此後,直系領導人曹錕希望任用張宗昌,但因吳佩孚的反對而失敗。張宗昌遂投靠奉系張作霖。1922年(民國11年),張宗昌擊敗了奉系叛軍,將叛軍殘部收攏成為自己的軍隊。同年冬,張宗昌又吸收了從俄國逃到中國國內的俄國白軍。由此,張宗昌成為奉系的重要將領。1922年5月,張宗昌任鎮守使,吉林省防軍第三旅旅長。[1][2]

主政山東

Thumb
1924年5月10日《東方雜誌:直奉戰爭》中刊登的張宗昌照片

1924年(民國13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宗昌被任命為鎮威軍第2軍副軍長,立下軍功。戰後,段祺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925年初,張作霖以張宗昌在長江下游的江蘇、上海有作戰經驗,任命張宗昌為蘇皖魯三省剿匪總司令,駐紮徐州,挾前「淞滬護軍使」、戰敗投奉之盧永祥揮軍南下,擊破直系齊燮元軍進佔南京[5]:360。盧永祥於南京一帶網羅一些淞滬舊部增組「宣撫軍」,仍以張宗昌為總司令,率軍循滬寧鐵路東進[5]:360。1月底,佔領上海[5]:360。1925年4月,第二軍副軍長、山東人張宗昌出任山東軍務善後督辦[5]:359;東北陸軍總參議楊宇霆任「江蘇督辦」;第一軍軍長姜登選為「安徽督辦」,統率長江下游奉軍[5]:360

1925年7月張宗昌置段祺瑞中央政府命令於不顧,擅自將「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改為「膠澳商埠局」,並任命其掖縣同鄉趙琪為「總辦」,將青島置於山東督辦公署管轄之下。由此,張宗昌支配山東省及青島市。

張宗昌酷愛牌九,經常率眾賭博取樂,且輸贏數額很大;當時北方黑話稱「打牌九」為「吃狗肉」(與真正的狗肉無關),再加上張宗昌任內因苛酷殘忍、對民眾處以刑罰,因此獲稱「狗肉將軍」。

張宗昌和奉系的其他將領一樣,都以日本為後盾。1925年(民國14年)5月,張宗昌鎮壓了青島的日本紗廠工人大罷工,釀成了「五卅慘案」。在統治山東期間,張宗昌積聚了大量私財,存入奉天大連的日資銀行內。[1][2][6]

同年10月,浙江督辦孫傳芳馮玉祥國民軍開始攜手挑戰奉系,張宗昌迎擊,是為浙魯戰爭。隨後,第二次直奉戰爭後一度勢弱的直系吳佩孚參戰,形成了國民軍對直系、奉系聯盟的局面。12月,張宗昌自任直魯聯軍總司令,開始攻擊位於北京的國民軍。1926年(民國15年)4月,張宗昌從國民軍手中奪得北京。因為自己學問少,故張宗昌對舊學十分傾慕,入北京之際,張宗昌強制命令華北各學校恢復孔子教育。[1][2]

下野遇刺

Thumb
張宗昌着西裝照

1926年(民國十五年)7月,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擊敗吳佩孚孫傳芳。1926年8月,張宗昌獲授將軍府義威上將軍。12月,張宗昌同孫傳芳擁張作霖就任安國軍總司令。張宗昌任安國軍副總司令兼直魯聯軍總司令[1][2][6]

1927年初,張宗昌率直魯聯軍南下,援助孫傳芳。但是,1927年北伐軍在安徽省及上海等地接連獲勝。張宗昌曾在上海屠殺工人及學生,但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中被挫敗。張宗昌率殘部逃回山東省。6月,張宗昌派員來談歸順國民革命軍[7]:14

1928年4月,北伐再度開始,張宗昌遭到國民革命軍攻擊,雖然受到日軍支援,但也無濟於事。4月底,張宗昌率部逃出濟南,撤往德州天津,來到冀東。6月4日,皇姑屯事件發生,張作霖遇難,由其子張學良繼位,張宗昌希望從山東省逃回山海關外(東三省),但未得到張學良的許可。9月,張宗昌部遭到國民黨白崇禧追擊,全軍覆滅,殘部5萬人被白崇禧收編,張宗昌隻身逃往日本占領下的大連,以求日本的保護[1][2]

此後,張宗昌圖謀在山東東山再起。1929年,在日本支援下,張宗昌率魯東餘部在煙臺登陸,失敗後逃往日本。九一八事變後的1932年,張宗昌標榜「抗日」回到山東省,企圖再起[1][2]

Thumb
張宗昌遺體

但是,當時的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對其不放心[8]:181。同年9月3日,被張宗昌殺害的國民軍軍長鄭金聲的侄子鄭繼成根據韓復榘的指示,在濟南站刺殺了張宗昌。鄭金聲當年正是在濟南被張宗昌殺害的。張宗昌時年52歲(滿51歲)[1][2]

妻妾

  • 原配張賈氏(1884-1916)。包辦婚姻,由鄰村嫁來。
  • 填房夫人袁書娥(1889-1944年)。瀋陽人。張宗昌闖關東時成親。育有三男三女。長子早夭;次子張濟樂,三子張寧樂。長女春嬌,因婚變服毒自殺;次女春亭,三女張純。
  • 如夫人袁中娥(1895-?),袁書娥胞妹。
  • 四姨太呂雅仙。妓女出身。1928年,不知所蹤,據聞遠嫁他鄉。
  • 五姨太安淑義(1902-1943),朝鮮獨立運動活動家安重根侄女。1922年為張生有一女,名張春綏。
  • 六姨太富貴兒。原雜耍藝人,擅長耍花軲轆棒。未有子女。
  • 七姨太歡歡,妓女出身,為張機緣購來從良。後來賞賜給部下。
  • 八姨太圓圓,妓女出身,為張機緣購來從良。後來賞賜給部下。
  • 九姨太柔柔,妓女出身,為張機緣購來從良。後來賞賜給部下。
  • 十姨太祁氏。河北霸縣人,從小家境貧寒,被賣到北京八大胡同妓院。張宗昌出巨資贖其從良。生下一子盛樂。
  • 十一姨太長相甚醜,滿嘴暴牙,張見其為有名老處女,乃收側室。
  • 十二姨太是一藝人,姿色迷人,張在一次散步期間搶為己有。太難耐寂寞,與十三姨太後另嫁他人。
  • 十三姨太難耐寂寞,與十二姨太後另嫁他人。
  • 十四姨太1931年在鐵獅子胡同患肺病病逝。
  • 十五姨太沒有子嗣,張死後匆忙嫁人。
  • 十六姨太沒有子嗣,張死後匆忙嫁人。
  • 十七姨太生有一女。
  • 十八姨太是上海人,大家稱之為「上海太太」。張死後,她避居上海,從未告知子女其父為張宗昌,也再未與張家人來往。
  • 十九姨太為韓復榘贈送,故未同過房,後不知所終。
  • 二十姨太盧輔義。為部下獻姬,此女貌若天仙。於1929年生有一子,名昭樂。
  • 二十一姨太朱寶霞。評劇演員,與張無子。
  • 二十二姨太山口美子(1910-?),日本人。1931年張宗昌在日本納之為妾。夫妻生活只有15天便不了了之。
  • 二十三姨太伊藤順子(1909-?),日本人。春風一度,贈給軍閥石友三
  • 二十四姨太李艷紅(1912-?),人稱「大辮子」,梨花大鼓女藝人。嫁給張不足一年即守寡。無子,後下落不明。
  • 二十五姨太張一鳴(1911-?),張家侍女,本無名無姓,其名為張所送。有一女春繡。後不知所蹤。

其他

20年代前期奉系軍閥用於作戰重型鐵甲列車為張宗昌建立,為中華民國史上建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戰績突出的部隊。[9]

風傳張宗昌曾經作過一些非常直白搞笑的打油詩,如「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等。[10]但人民網曾報導,張宗昌的女兒回憶其父親時,稱其「只上過3年學,就因家貧輟學」。報導還稱,其曾説「這筆比槍還重」;「見兒子讀詩,竟加以阻止」;民間風傳的其詩集其實子虛烏有,他確實作過祝壽詩、悼詞和挽聯,但其實都出自其部屬秀才劉懷周之手。[11]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